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打造全省首個光伏梁場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通訊員 劉志浩 28日,在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建設的廣東首個光伏梁場,近2千塊光伏板組成的方陣,正為占地12萬多平方米的梁場生產持續充能。據了解,光伏發電在廣東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領域首次應用,這是項目建設“雙碳”樣板工程的重要舉措之一。
項目光伏梁場位于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河源段1標的源城區,占地面積達12萬平方米,主要用于生產沿線所需梁板。為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項目大力開展光伏光儲技術在三集中臨建工程的應用研究,建設了可滿足梁場生產需要的光伏發電區,該區域大小約6000多平方米,相當于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梁場所布設的光伏發電區由光伏板和儲能電池組成,這些“小身板”利用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到電池中,再通過逆變器把電能輸送到梁場供生產使用。相比鋪設高壓電路,光伏板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與梁場建筑相融合,避免引起環境污染。
“目前,梁場光伏發電區每年可提供綠色電能110萬度,相當于節約了約400噸標準煤,減少約1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項目負責人蘇高裕表示,光伏方陣產生的電量70%供梁場生產,余電并入國家電網,既實現了節能減排,還提高了經濟效益。
梁場里的所有預制梁板完成生產后,光伏發電設備還將重新“服役”,安裝到沿線服務區或管養站房,減少道路建成后投入運營期的碳排放,節約用電成本,達到“永臨結合”的目的。
除了應用光伏綠色能源手段外,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以“雙碳長深、平安智能”為定位,在施工設計、推進建設等全過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行低碳生態建造,全力打造廣東高速生態廊道。
作為廣東省“交通強國”戰略試點工程,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全長約116.6公里,起于我市東源縣,終于惠州市惠陽區,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江西省等中部地區聯系,推進深莞惠都市圈核心區與河源等地連接,促進廣東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