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首次在河源召開 以方言喚醒文化認同
本報訊 記者 肖青青 40所高校參加,共9場大會主題報告,近70名海內外方言學界專家學者攜最新研究成果參會并做學術發言。8-9日,第十五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在我市召開。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海鷹參加研討會開幕式。
本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由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浙江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主辦,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河源市圖書館、槎江書院共同承辦。
此次研討會主題為“以方言喚醒文化認同”,分主題報告、分組研討、客家方言文創設計作品展、河源語言文化考察4大部分。
方言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是通向人們內心深處文化認同感的紐帶和橋梁。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傳承著客家歷史的文脈,記載著客家的地域風俗,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將引領更多人去關注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客家方言,弘揚客家文化。河源也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圍繞河源客家文化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我市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研究創新蓬勃發展,光大和弘揚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為河源高質量發展貢獻文化力量。
據了解,作為國際上最重要的以客家方言為主題的研討會,系首次在河源舉辦。客家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于1993年在福建省龍巖市首度召開,自第二屆以后固定成為兩年一次的例行性會議,歷經30年。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