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槎江書院:打造“院館結合”模式 建設河源文化新地標

          “槎江書院,自清朝雍正年間從義學轉為書院,為地方人才的培育、人文的振興、文教的發展,乃至于改變一方風氣、推動地方經濟民生的發展,均起到了重要的歷史推動作用。”6月21日上午,在我市槎江書院,書院執行院長賴金鳳如是說。

          據介紹,坐落在河源市圖書館內的槎江書院建于2021年,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2021年省十件民生實事關于建設嶺南書院的有關要求的重要舉措。這也是廣東省首批建設的10個嶺南書院項目之一。


          2023年4月23日,槎江書院講堂第三講開講。(資料圖) 通訊員 曾美蘭 攝

          記憶:不朽的榮光

          作為老河源人的記憶之一,槎江書院基址在上城東門內,原為守御千戶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千戶所裁撤,裁歸縣管。知縣劉延泰就千戶所舊址擴建義學。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諭令各地開設書院,遂將義學名稱改成書院。因大門東面有槎江,故稱“槎江書院”。自此后,修繕擴建,書院規模初具。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八月書院再次擴建告竣,有內外學舍一十四間,照壁、照墻、大門、儀門等建置俱全,規模蔚然大觀。后至清末廢科舉、興學堂,槎江書院改三江高等小學。

          “文壇才藪禮路德門”,這是以前槎江書院的一副門聯,八個字體現了書院的貢獻,也體現了河源人對書院的珍視;葜輲X東文史研究所副所長李明華對槎江書院有著多年的研究,用“涵濡化育興人文”來評價槎江書院對清代河源地方人才的培育、人文的振興和文教的發展以及河源人文的貢獻,這與“文壇才藪禮路德門”有異曲同工之意。

          重建:重拾輝煌

          不少市民參觀槎江書院,總會為書院的別具一格的門頭欣喜不已,其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設計,融合了河源客家文化元素。門頭的灰瓦結合了中國傳統書院文化元素,而飛檐則是結合了現代制作工藝打造而成。

          為深入貫徹落實2021年省十件民生實事關于建設嶺南書院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彰顯我市嶺南文化、客家文化,打造一個集學習教育、志愿服務、道德講堂、文化展示等為一體的書院,建設河源文化新地標,賴金鳳說,按照省委宣傳部《打造嶺南書院方案》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經過多次研究商討,最后選址在市圖書館建設我市槎江書院。

          自建成以來,槎江書院主要以書院模式建設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高地,探索文化惠民新途徑,推動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根據書院發展規劃,槎江書院系統開展藏書建設,主要收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地方歷史文化典籍與書院建設相關的功能性書籍。目前,該書院藏書量已達10000冊。

          開講:風生水起

          賴金鳳說,廣東三大文化是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槎江書院的建成就是為河源客家文化的研討和傳承提供了陣地保障。與圖書館的普惠性文化活動相比,書院更多的是開展一些精品化和帶有研討性質活動。

          隨著一場場全國性的客家文化活動的開展,河源客家文化在全球客家文化的地位和影響也得到了提升,河源借此機會組建了由國內專家學者組成的槎江書院講師團,這將為今后開展客家文化的研討和傳承提供人才支撐。目前,講師團已經開展了3場講座,今年還將舉辦9場講座。

          2022年6月14日,槎江書院講堂第一講開講,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長譚元亨教授講授《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2022年8月19日,槎江書院講堂第二講開講,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碩導傅修海教授講授《百年中國的“紅色文學”》;2023年4月23日,槎江書院講堂第三講開講,探討客家方言文化研究與傳承。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語言資源保護中心主任甘于恩受邀開展“鄉村振興視域下河源客家方言文化研究與傳承的若干思考”主題講座,介紹了河源客家方言文化研究的現狀,以及為解決方言文化面臨的問題提出“鄉音地圖”的內涵。作為河源槎江書院講師團授課專家,甘于恩認為,河源在客家方言、客家文化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更多地面向年輕的一代,面向廣大的青少年,讓他們認知傳統文化之根,讓他們對傳統文化、對我們的母語有更多的認識,客家方言文化的根底才能打得更扎實,傳承跟創新才有更好的基礎。

          “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黃振中說,方言也是家鄉的特殊記憶,是血脈文脈的延續,聽了講座,感覺非常精彩。我市擁有豐富的方言資源,可以進行傳承創新,進行保護與利用,讓方言生生不息,發揚光大。除此之外,槎江書院積極圍繞客家文化的傳播,組織舉辦文化沙龍、名家講堂、經典誦讀等文化活動,讓更多的群眾共享高品質文化,營造濃濃書香氛圍。另外,我市還舉行了“創意書院·青春客家”2022年河源市槎江書院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吸引了五校學子參加,有359份參賽作品參與角逐,聚焦書院文化、客家文化、客家非遺文化。

          打造河源展現文化自信的坐標

          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實現書院建設的最大效益,發揮書院最大的作用?近幾年來,在槎江書院的建設上,我市結合河源的實際,以書院模式建設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新高地,探索出了“院館結合”的河源模式和文化惠民新途徑,進一步推動了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院館結合’的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市圖書館這個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將院館相結合,把槎江書院和圖書館的全民閱讀有效融合起來,同時發揮圖書館宣傳文化思想陣地和人員的作用,招募文化志愿者,開展更豐富的客家文化傳承活動,以較少的資金和人力投入,發揮書院最大的傳承引領作用。”談起槎江書院的建設經驗,賴金鳳說。

          賴金鳳表示,接下來我市將依托槎江書院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活動,邀請更多專家學者到此講學授業,傾力將書院打造成為傳承嶺南文化、客家文化的橋梁,成為河源展現文化自信的坐標之地,為推動河源文化繁榮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本報記者 張濤






          上一篇:2023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河源名師線上公益講座6月28日在本報開講 河源中學資深教師“手把手”教你填志愿
          下一篇:原創音樂唱響家鄉美 “我的家鄉多么美”原創音樂會29日上演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极品唯美女同互摸互添|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毛片| 狠狠操精品视频|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黄网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在AJ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91久久国产情侣真实对白| 男人影院天堂网址|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老鸭|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女人与禽交视频免费看|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精品| 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97精品在线观看| 无翼乌全彩本子lovelive摄影 |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老师的被到爽羞羞漫画|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www亚洲成人|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