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紅色旅游 永續革命精神 東源縣康禾鎮曲龍村以紅色元素打造紅色文旅新樣板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王曉澤 高小雅 東源縣康禾鎮曲龍村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曲龍村通過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等方式,推動鄉村振興和旅游業發展。
“眼前這座青瓦白墻的舊式房子,就是原河源縣第一個農民組織和第一個基層黨組織的誕生地——‘楊氏祠堂’。”康禾鎮曲龍村黨總支書記楊遠輝介紹說,1927年冬,原河源縣第一個中共基層黨組織——曲龍黨支部在此宣告成立。曲龍黨支部建立后,大力開展革命宣傳活動,發展黨組織,并建立農民武裝,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重新修繕后的“楊氏祠堂”全貌。
紅色,是曲龍村最鮮明、最深刻的底色,為講好每一個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曲龍村黨支部致力于將紅色資源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和優勢資源,并規劃開展了一系列紅色文旅項目。“多年來,曲龍村緊抓紅色資源,著力打造‘康禾鎮紅色革命遺址群’,對‘楊氏祠堂’進行重修,包括曲龍村革命事跡展室、十大元帥徐向前事跡展室、開展革命活動發動群眾歷史還原展室、革命先烈事跡名單展室以及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區,眾多黨員干部前來開展紅色教育。此外,我們還規劃了紅軍路、紅色文化長廊等項目,將紅軍遺址串聯起來,讓游客們領略紅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楊遠輝說道。
此外,該村以村內現有民宿企業為聯動,打造田坑文旅民宿村,分為地方民宿文化體驗、森林養生休閑活動、鄉村旅游綜合體驗3大版塊,建設了包括停車場、高標準村道、主題展館、文體廣場、旅游廁所等多個集體驗與文化傳播的特色旅游景點,目前酒坊民宿、靈芝民宿、荷花民宿、桂花民宿等特色民宿已完成建設并對外營業。每到周末,村里就熱鬧起來,河源及周邊城市市民來到這里感受緬懷紅色歷史,感受鄉村文化。
曲龍村的紅色文旅發展模式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濟收益,促進了鄉村振興,也讓更多人了解和銘記了這段紅色歷史,通過將紅色資源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曲龍村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傳承紅色基因,擦亮紅色名片,努力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楊遠輝表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