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廣東500強企業榜單出爐 盈利能力回升粵企逆勢求進
大企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定盤星”,更是引領發展方向的“風向標”。9月20日,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發布2024廣東500強企業榜單及發展報告(下稱“報告”),500強企業凈利潤較去年增加6.84%,扭轉了持續兩年凈利潤下滑的趨勢;中國平安、華潤、南方電網、華為、騰訊、比亞迪、招商銀行、廣汽、富士康、萬科進入前10。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當天同步發布的2024廣東創新企業100強榜單中,百強企業總研發投入達3958億元;華為、騰訊、比亞迪、廣汽、中興通訊、美的、富士康、格力、廣新控股、廣州工控憑借在營收、研發投入、創新成果等維度的突出表現,躋身榜單前10。
267家制造業企業上榜
過去一年,500強粵企營收狀況穩中有進,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根據報告,500強企業營業收入達18.73萬億元,較去年增加0.37%。從前100強企業來看,平均營收額為1510.5億元,同比增長1.08%,營業收入增長趨勢明顯。
盈利能力方面,500強企業凈利潤達11734.89億元,較去年增加了6.84%,扭轉了持續兩年凈利潤下滑的趨勢。
今年的500強榜單入圍門檻近五年來首次出現下降,而制造業百強榜單入圍門檻則持續升高,凸顯制造業對全省經濟的核心支撐作用。
500強企業中,制造業企業數量為267家,較去年增加8家,占比超一半;服務業企業數量為233家,占比為46.6%。報告指出,即使企業數量占比超一半,制造業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仍偏弱,在營收、凈利潤、資產總額指標占比方面都低于服務業。
千億企業營收占比超六成
龍頭企業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從地域分布看,500強企業中,珠三角有469家,較去年增加1家,產業集群效應明顯。其中,深圳、廣州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214家、124家,兩地企業占總數的67.6%。
報告指出,以廣深為強核心的珠三角地區,聚集了全省資金、技術、人才等關鍵生產要素,產業集聚效應顯著;珠三角各城市間已經形成較完整互補的產業分工合作關系,是廣東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位于粵東西北地區的500強企業數量占比僅為6.2%。
500強企業的集聚效應,還體現為榜單頭部企業營業收入占比大。根據報告,有36家企業的營收超過1000億元,營收占500強企業營收總額的61.89%,企均營收為3219.5億元,較去年提高6.75個百分點,反映了千億級企業在500強粵企的平均規模擴大。
大企業區域分布不均,不利于各地市經濟協同發展。報告建議,支持企業整合優化與產業轉移,要推動珠三角地區的優勢企業有序向粵東西北地區轉移,力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由點及線拓展產業鏈條;支持粵東西北企業積極承擔國家、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項目等,強化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
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5.13%
根據報告,500強企業研發費用達6365.27億元,同比增長35.13%,企均研發費用為12.73億元;研發投入強度較去年增加了0.87個百分點,達到3.40%;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大,研發費用占比高達78.35%。
研發投入、研發強度的持續加大,表明廣東頭部企業注重研發創新,期望以先進技術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得可持續成長空間。
深圳企業在技術研發上“一馬當先”。根據報告,深圳企業研發費用達3863.79億元,占500強企業總研發費用的60.70%;深圳企業平均研發費用超18億元,是500強企業平均研發費用的1.42倍;深圳地區總研發強度達3.72%,比500強整體水平高0.32個百分點。
其中,華為的研發投入位列粵企500強、創新百強雙榜榜首,凈利潤增長率達144.5%。另一家深圳企業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在兩份榜單中均位列前5,凈利潤增長率達77%。
據南方日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