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動員部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 推動文物普查工作高質量開展
本報訊 記者 高雅 前日,河源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動員部署會召開,明確普查任務,推動普查工作高質量開展。市領導江海鷹、曹建忠出席會議。
此次普查從2023年11月開始至2026年6月結束,主要任務是依法認定、登記并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建立國家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逐級驗收并向社會公布普查成果。相比第三次普查,此次普查一方面拓展了文物范圍,通過劃定年代線的方式,在年代上將古代文物下限延至清代;另一方面對原有文物類別進行重新修訂,將六大類59項文物類別細化擴展為63項,并首次明確將文化景觀納入普查對象。
會議指出,要堅持政治引領、實事求是,系統謀劃、周密部署,推動普查工作扎實開展;要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各縣區盡快制定本轄區普查實施方案,落實工作經費、選派精兵強將,積極培養鍛煉專業人員;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高效率,實現文物采集錄入信息化、數字化,把握好工作節奏,加快工作進度;要堅持壓實責任、凝聚工作合力,著力評選出一批先進典型,打造全國文物普查的“河源做法”“河源經驗”“河源品牌”;要堅持用好“普查成果”,賦能河源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大古建筑、古遺址等文物古跡的保護力度,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到“百千萬工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