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不斷豐富文化供給 賦能群眾美好生活
夜幕降臨,源城區太陽廣場內,年輕人正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孩子們在廣場上嬉戲打鬧,老人們在健身器材上拉伸,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居民或徜徉在書籍的海洋里,或上公益培訓班,學習新技能……豐富的文體活動讓源城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源城區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據統計,2023年,源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任務全面完成,開展送戲進校園、進鄉村巡回演出等活動55場次,引導市民積極參加省市各項文藝比賽活動、累計榮獲市級以上金獎10項。
源城區舉辦了各類全民健身活動。(資料圖片)
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多彩
日前,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之際,源城區開展主題為“品味書香·享閱讀之樂”——2024年粵港澳桂瓊“共讀半小時”活動,共設38個共讀點,通過具有儀式感的共讀行為,詮釋“讓閱讀成為生活習慣”的理念,讓更多人參與閱讀。這是源城區突出文化為民惠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生動實踐。
2023年,源城區在文化下鄉、文化創作、公益培訓、文化展覽及數字文化等方面持續發力,讓基層文化活動遍地開花。據統計,去年,源城開展可供群眾參與的文化藝術活動近400場次,受益人數6萬多人次。其中,開展送戲進校園、進鄉村、進工業園區、進社區巡回演出活動55場次,深入鄉村、社區、景區、軍營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30多場次;選送的3首童謠作品獲得省級一等獎1項,選送的朗誦作品榮獲省級比賽金獎1項;依托文化館、圖書館平臺舉辦,聯合工會、健身氣功等文體協會開展免費公益培訓活動,共培訓1200多人次;依托文化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舉辦主題線上文化活動307場次。
體育健身運動如火如荼
“只要天氣好,我每天最少都要跑5公里。”市民黎先生是一名跑步愛好者,晨跑完后再去上班已然成為了他的習慣。在他的帶動下,他的家人也養成了運動的好習慣,在工作之余,也會一起跑跑步、打打球。
近年來,源城區全面落實《源城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推動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2023年,源城區舉辦了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速度王者”跳繩比賽、九九重陽百鎮千村萬人慶重陽廣場舞活動、源城區首屆“泳躍”杯游泳比賽,源城區首屆鄉村籃球比賽(村BA)及源城區健身氣功、太極(劍)、健身球操專題展演活動。同時,參與舉辦了“穿越萬綠湖”大型徒步活動、春沐源溯溪越野挑戰賽。據統計,源城區去年共舉辦各類全民健身活動8場次,參加人員2.5萬多人次,常年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全區常住人口比例40%以上。
在競技體育方面,源城區創新舉辦體育賽事方式,舉辦了源城區第四屆運動會,全區1600名運動員參與籃球、足球、乒乓球、田徑、拔河等8個大項目、41個小項目比賽,共決出金牌124枚。此外,還組織源城區代表隊參加河源市少年錦標賽13個項目比賽,榮獲金牌62枚、銀牌48枚、銅牌46枚。組隊參加河源市機關干部男子籃球比賽榮獲第二名,參加河源市男子籃球聯賽榮獲第三名。
據悉,接下來源城區將繼續豐富文化供給,深入推進文化惠民演出、群眾文藝創作、全民才藝比拼、全民閱讀推廣、文化志愿服務等工作,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文體設施網絡,推動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提檔升級,推動文藝文化繁榮發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本報記者 謝夢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