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浪潮中的青年力量
當青春遇上“智能+”,激情和創造力“雙向奔赴”!
這個“五一”假期,身高1.2米的人形機器人“N2”又進階了。在北京的一次拍攝活動中,它雙膝微屈,縱身一躍,干脆利落地完成一個后空翻,雙足穩穩落地。邁著小碎步,再作調整,又是一次翻騰。最終,它“一口氣”完成7個后空翻。
學會后空翻,“N2”用了多久?答案是:20天。第一周完成模擬仿真訓練,第二周算法搭載真機,第三周調試提升……研發團隊清一色“95后”,膽大心細,不怕失敗。
20天時間不算長,但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精益求精。“我們將人類的空翻動作逐幀分解,細化成100多個具體動作教給機器人。”松延動力算法負責人崔文昊說。
青春,就要勇攀高峰,展現青春作為。
在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60多種工業機器人陸續下線,分批投入焊接、噴涂、搬運等工業制造領域后,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并降低了人工作業風險。這其中,研發人員龐愷帶領的年輕團隊功不可沒。
31歲的龐愷曾在海外從事機床精密加工工作。2022年,他敏銳察覺到國內工業“智造”的廣闊發展前景,毅然放棄高薪回國,一頭扎進工業機器人感知、決策、執行等關鍵技術研發中。
“如今的機器人能夠精準辨別多種作業場景,實現了多手臂協同作業。”龐愷說,就在剛過去的4月,團隊成功實現工業機器人遠程實時操控。展望未來,他希望繼續提升機器人擬人化作業程度,支撐國內制造業智慧轉型“再升級”。
青春,就要回饋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在遼寧,曾患腦梗的七旬老人在下肢外骨骼訓練器助力下,從基礎的勾腳背、抬腿、屈髖開始,到跨步訓練、上下樓梯、扶桌蹲起,逐漸能以正確的姿勢行走。看到這一幕,“90后”叢朝陽倍感欣慰。
叢朝陽是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醫療與服務機器人事業部行業經理,深耕養老康復機器人研發領域已有8年。產品問世之初并不完美,但經過機構和社區長者們不辭辛勞協助試用后,在減輕產品重量、優化材質等方面提出寶貴意見,產品逐漸完善。
“每個人都會變老,大家都希望晚年生活過得更有尊嚴、更有質量。”叢朝陽說,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企業研發的智能化、適老化產品越來越豐富,已經擁有智能助行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等20余款產品。
“我們的創新不以年計,正以天計。”“和老齡化社會進程相比,我們的創新還要再快一些。”……青春,步履不停,在“智能+”的時代浪潮中,青年將用實干不斷書寫青春新篇章。
據新華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專家講解的護腎飲食‘三低一控’原則,簡單實用!我是一名透析患者,專家詳細檢查了我的血管通路,還教了我日常護理方法,真的很專業!之前對血管通路的護理不太了解,聽了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