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龍和貓頭獅驚艷文博會 讓傳統文化綻放新光彩
本報訊 記者 李馨 用稻草編織的巨龍昂起頭顱,獅身在鑼鼓聲中昂首擺尾,一場非遺對話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河源展館拉開帷幕。前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貓頭獅與香火龍在此“會晤”,為觀眾帶來震撼視覺盛宴,讓傳統文化綻放新光彩。
香火龍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間,在河源,它寄托著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愿;始于清朝的龍川貓頭獅,獅頭繪制的“八仙寶器”等圖案,同樣寓意祥瑞,象征驅邪避災、護佑平安。二者都深深扎根于當地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動當天,從東源館出發的香火龍,以傳統巡游方式前往河源展館。香火龍翻騰起舞,勇猛威武氣勢十足,吸引不少觀眾歡呼喝彩。當香火龍抵達河源展館,等候在此的貓頭獅隊伍立刻舞動起來。貓頭獅靈動活潑,時而跳躍,時而低伏;香火龍氣勢磅礴,巨龍翻騰,火光熠熠。二者相互呼應,不僅是視覺上的震撼呈現,更是傳統技藝魅力的共同彰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此次“會晤”不僅為觀眾帶來視覺盛宴,更搭建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交流互鑒的橋梁,讓更多人領略到了河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魅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魚燈夜游、低空飛行、“非遺”體驗……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場火力全開,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打造特色多元消費場景,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勾勒出一幅人氣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