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代表“吐槽”部門回應解決 市、縣聯動召開“面對面”座談會
根據《關于進一步優化“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的通知》要求,連日來,市交通運輸局和市市場監管局分別召開“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聚焦“網約車管理”“售后服務”問題,傾聽群眾呼聲、解決民生難題,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成效。
精準收集問題清單,跨部門協同高效解決
今年6月,市委辦、市府辦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民生訴求,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在日常、在一線,做到服務更貼心、群眾更滿意。截至7月14日,市直部門已成功舉辦2場專題座談會,聚焦高頻民生問題,強化跨部門協同,推動復雜訴求高效解決;縣(區)層面同步推進,已召開10場座談會,深入基層一線,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會前,我市通過多渠道收集“網約車管理”“售后服務”問題和建議,并經過全面梳理分析,按類別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事項,特別邀請群眾代表、司機代表現場“吐槽”,職能部門回應并提出解決措施。
座談會上,群眾代表針對網約車司機拒載、打車難、網約車平臺合規經營和預付卡消費退費、維修與退換貨爭議、售后服務等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暢所欲言,并提出意見和建議。相關職能部門逐一進行回應,部分問題得到現場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將集中資源力量加快解決。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奮力答好民生答卷
2021年,市委、市政府建立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4年來,該機制已發展成為系統化、常態化的民生問題解決平臺,形成了民生訴求的閉環管理模式,實現了從“個案解決”到“制度優化”的升級。
此次進一步優化“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我市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提升。
機制優化,層級全面拓展。“面對面”機制優化后,拓寬了解決群眾訴求層級,從市委書記、市長拓展到覆蓋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構建起市、縣(區)、鄉鎮(街道)及部門多級聯動、協同響應的工作格局,確保民意訴求直達治理末梢。
主體多元,訴求精準聚焦。延續并強化多元參與特色,特別邀請群眾代表、行業從業者代表、企業代表三類核心群體。此舉確保了反映問題的廣泛性、代表性和針對性,既能把握民生痛點,也能洞悉行業難點與企業堵點。
現場交辦,閉環管理促落實。針對代表提出的共性訴求與具體問題,相關責任人主動認領、建立臺賬、明確時限、限時辦結、及時反饋,建立起貫通各級的“問題收集—分級響應—協同處置—督辦反饋—效果評估”閉環工作機制,確保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源頭、反饋到個人”。
重心下移,強化基層治理效能。機制優化的核心導向是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傾,要求各級各部門轉變作風,將“面對面”機制延伸到自身層級,變被動應對為主動發現和解決本轄區、本領域內的共性難題,切實提升基層源頭治理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市已構建起多級聯動、全域覆蓋的“面對面”工作新格局。接下來將進一步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把民所盼、民所需當成一道道“必答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黃敏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钡靥幘胚B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