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市區環境衛生好了不少 但占道經營等多種痼疾依舊存在

                本報訊(見習記者 冷春玲)10 月 30 日下午,全市1 萬多名干部群眾參加了集中衛生大掃除活動,全面清理市區街頭巷尾、居民小區、綠化帶、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處的垃圾、雜草、淤泥、“牛皮癬”、衛生死角等。清掃過后,不少市民反映,城市的環境衛生確實好了不少。但是,記者在第二天走訪時發現, 創衛 “戰果”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鞏固,不少問題開始露頭。

                有市民反映,寶源大橋的商販與城管玩“游擊戰”,與城管制造“擦肩而過”,創衛成果白天有,晚上沒有。

                10 月31 日晚上10 時許,記者來到沿江路寶源大橋附近,一輛城管執法車,兩名城管“把守”,周圍的店鋪商販在指定區域內守法經營,我們貌似看到了創衛帶來的實際效果。但是,就在離城管50 米開外的地方,記者發現了一輛三輪車,滿載著燒烤的器具和高高的一摞椅子,在城管的眼皮底下伺機“潛伏”著。再一看,馬路旁邊的電纜分支箱也有“學問”,后面 “埋伏”著十幾張折疊桌子。

                10 時40 分,城管的執法車“如期” 下班,不到5 分鐘,三架燒烤爐就在剛才城管執法車停靠的地方擺開陣勢。原本守法經營的大排檔也將 “戰場”延伸到馬路路面,老板將 “埋伏”在馬路對面電纜分支箱后面的桌子“請”了出來。再看那個“潛伏者”,也早已經將“ 身份”亮出來了。不到十分鐘,馬路再現燒烤檔熱鬧紅火的場面。

                市委書記陳建華參加完衛生清理工作后說,創衛要保持常態化,即使創衛成功了,市區環境衛生清潔工作也要建立長效機制。城市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就是通過相應的管理途徑與體制,使一個城市的衛生得到可持續的維護。

                如何建立一個可行的長效管理機制,首先是要讓大家科學、正確地認識創衛,尤其是要讓各職能部門和全市的群眾深刻地感受到創衛的好處,這樣才能把創衛變成各職能部門和市民自己的一份責任。

                另外,創建高效、便捷的管理體制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的核心。要逐步改變人海戰術、突擊管理的現狀,涉及城市管理的各個職能部門要齊抓共管,強化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推行網格化管理,明確每一個層次的責任人。

          前日23 點46 分,一些宵夜檔擺到了茶山公園旁邊。譚興孚 陳雙焱 攝

          前日23 點49 分,大同路一家餐館開始將桌椅擺出人行道。譚興孚 陳雙焱 攝

          創衛問題直擊① 背街小巷“暗藏”垃圾

                前日下午4 時,記者在興源東路、紅星路、河源大道附近采訪時發現,大多數背街小巷相對整潔,一些小巷有市民正熱火朝天地清理生活、建筑垃圾和雜草,但也有不少背街小巷垃圾隨處可見。記者注意到,這些小巷多為分散的民居聚集地。

                在旺源路南側一背街小巷,一些在建建筑和正在裝修的居民樓前,堆放著砂石等建筑材料,還有廢紙片、一次性方便袋等生活垃圾隨處可見。紅星路南側、河源大道西側的背街小巷,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在旺源路南側背街小巷,一居民告訴記者,由于小巷里沒有垃圾桶,居民只好將生活垃圾裝在塑料袋中,堆放在門前,風一吹,或者是被路人、車輛撞開,垃圾就散在巷子里了。另外,有些住在樓上的居民不時從窗戶往小巷“空投”垃圾,也挺讓人頭痛的。

                此外,小巷中零零散散地分布著許多小餐館、糧油店、士多店甚至是廢品收購站,這些店鋪制造出不少垃圾。本報記者 周煥

          創衛問題直擊② 市民陋習多衛生意識差

                去年10 月10 日,“清潔河源百日大行動”拉開帷幕,這項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的民心工程,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然而,我們在看到城市衛生狀況明顯好轉的同時,一些市民公共衛生意識的缺失卻成了進一步治理環境衛生的頑癥。

          隨時隨地丟垃圾

                記者近日走訪市區一些人口密集場所發現,有不少市民只顧一己私欲,在玩樂時隨地亂扔垃圾,有的商家唯利是圖,制造垃圾后不清理、亂堆放,使得公共環境的衛生很糟糕。

                10 月30 日晚8 時許,記者在長安街看到人頭攢動,車輛穿行不止,燒烤攤、水果攤、各種小吃攤匯集在街道兩旁,紙巾、水果皮、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垃圾被直接丟棄在地上。一些市民出來吃宵夜,直奔各種食攤掏錢買食,然后就近找個地方坐下來享用,并隨手把垃圾扔在地上。

                同時,記者還發現大同路飲食店門外的衛生狀況也很糟糕,有的餐館把店外的步道當成了廚房,在那里洗碗筷和青菜,剩菜剩飯和塑料袋等垃圾掃到一起堆放在馬路邊,污水也沖到了馬路上。

                不只是道路上的衛生狀況差,市民休閑好去處之一的文化廣場,也難逃垃圾污染。31 日晚7 時許,文化廣場已聚集了不少市民。記者走進廣場一看,草地上白的黑的紅的塑料袋在路燈的映照下尤其刺眼,水果的皮核、礦泉水瓶、快餐盒等垃圾或被扔在草地上,或被扔在坐椅下。

          隨地吐痰大小便

                走在河源的街頭,在賞心悅目于日漸變靚的城市新貌時,在一些公共場所,還是可以看到痰跡斑斑。有人甚至在草地上、大街上的角落亂小便,花花綠綠的“牛皮癬”遍布了一些公共場所,讓人深覺惡心……像亂吐痰這種行為,其實誰都知道不好,但因為不是吐在自己身上、吐在自己家里,很多人都覺得無所謂。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個人衛生越來越重視,對家居環境也是精益求精的今天,為何卻有這樣一些人,在對待我們共同的家園時做出如此不文明之舉呢?記者在采訪中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是很多市民的公共衛生意識缺失、公共衛生道德喪失所致。

                當前,我市為打造“衛生城市”而努力。一些市民自己家中清潔齊整,卻將垃圾隨意往窗外、大街上扔,以為這與自己沒有關系。市環衛部門的一位負責人曾向記者感嘆: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城市里生活,如果大家都不注意公共衛生,即使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做得再好,我們這個城市還是不干凈,大家的生活品質也無從談起。

                記者希望通過此報道,喚起市民的公共衛生意識,杜絕不文明的生活陋習,主動愛護公共衛生。本報記者 俞冰傳

          創衛問題直擊③ 占道經營依舊衛生狀況堪憂

                前晚11 時,記者在市區大同路、華達街、長安街走訪發現,中小餐飲店占道經營現象有所減少,但衛生狀況仍不容樂觀。

                在大同路,以往市民投訴較多的占道經營、燒烤油煙大等現象大有緩解。在這一路段,將攤檔擺上人行道經營,擺上桌子供食客在人行道上就餐的情景不再。各個攤檔包括啤酒城的燒烤檔都轉到了店內,以往彌漫于空氣中的濃煙和嗆鼻氣味大大減少。食客也坐回店里或在走廊上就餐,兩邊的人行道路面顯得開闊,視野也大大放寬。“這條路以前一到晚上就顯得很擁擠,現在好多了,希望能長久保持下去。”市民黃小姐說。

                但在華達街、長安街等地,不少宵夜檔仍把桌椅擺上人行道,占道經營現象依舊存在。

                在大同路一火鍋店,大廳里的桌子上堆放了蔬菜、肉丸等菜肴,既沒有任何防蠅手段,也沒有進行遮掩。在另一家餐館的儲物間, 同時也是洗碗的地方,用過的臟桌布、干桌布及洗過的碗具混合擺放,整個空間顯得擁擠雜亂。記者注意到,不少中小餐飲店的消毒設備沒能發揮作用,有的當成存放物品的容器,有的純粹作為擺設,在清洗餐具時用洗潔精加水洗過、擦干之后,就擺上了餐桌,這種現象在粉、面攤檔表現尤為突出。

                部分餐飲從業人員的自身衛生意識也很薄弱,往顧客面前送餐具時手指伸到了餐具的中間,在上菜的過程中與別人聊天,沒有意識到唾沫已經噴到食物中。作為老大難的排水問題也未得到有效解決,仍有不少店面將清洗餐具后的污水及其他廢水直接排向路面,大同路長達幾百米的路面時常濕漉漉的。本報記者 葉能軍

          創衛問題直擊④ 監管不力痼疾難除

                隨著迎接國家“創衛”檢查日子的臨近,全市上下掀起了一股圍剿 “創衛”死角的熱潮,市區的市容市貌有所好轉。然而,記者連日對市區市容市貌的暗訪中發現,由于監管力度不夠,市區“馬路市場”痼疾未除,城區早餐、夜市占道嚴重等現象依然存在,沒有得到根本整治。

                記者在新風路與文明路交會處看到,一燒烤攤正在路邊擺攤,其設備十分簡陋:一個長方形炭爐上,架著一個黑漆漆的鐵網,鐵網前放著三四個調料瓶,旁邊各種各樣的食物直接裸放著。一見有顧客上門,小販立即起火燒烤,一股燒烤的油煙味漸漸四溢開來。據調查,市區許多街道都可見這類燒烤攤。隨著夜晚的來臨,在這些街頭燒烤攤的上空,升起了滾滾濃煙。

                在市區大同路,記者看到宵夜檔在人行道上擺滿桌子,地上到處都是紙巾等垃圾;在新風路與永福路交會處,街道兩旁擺放著許多攤位,有賣水果的,有賣早餐的……原本較寬的道路現在只能容下一輛車通過;在紅星路,部分商家把商品擺放在人行道上。據了解,在市區,這些占道經營的現象普遍存在。

                市區長安街尾、旺福路、中堤路,附近居民在此“圈地”種菜,記者現場看到,在綠化帶內及待建地上,空地已變成菜地。據了解,以前很多待建地和綠化帶雜草叢生,沒人管理,不少居民便“開荒”種上青菜。

                記者在華達街看到,個別經營戶為了擴大經營面積,竟擅自在店面外拉掛起彩色雨布,有的店鋪在人行道上樹起遮陽傘、伸縮篷,有的店鋪還隨處亂放戶外廣告,影響市容環境。在紅星路,記者看到,有商家在綠化樹上懸掛彩旗。在華達街某居民區出口,亂拉的電線形同蜘蛛網,有的電線懸掉在半空,既影響市容市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本報記者 朱許龍






          上一篇: 市區五條主干道今日開工建設
          下一篇:聯通iPhone迄今最強最快3G手機11月2日在河源開始發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韩国护士hd高清xxxx| 美女下面直流白浆视频| 国产网站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热视频|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妞干网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免费观看|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校花yin乱合集|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www.日日干|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天天影视综合色| 99色在线观看|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 国产免费黄色大片| 蜜桃成熟时仙子|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看|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