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9名留守孩子獲關愛志愿者陪他們到市博物館參觀
留守孩子在市博物館參觀。
“哇,那么多恐龍蛋化石呀!” 前天上午,我市首批19 名留守孩子在市紅十字會愛心服務隊的帶領下,一起到市博物館參觀。這是團市委、市紅十字會聯合在全市范圍實施河源志愿者關愛農民工子女專項行動(“朝陽行動”)的開始。
首批留守孩子獲關愛
為貫徹落實團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動員志愿者為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提供形式多樣、切實有效的志愿服務,團市委、市紅十字會愛心服務隊決定從5 月初開始,在全市范圍實施“朝陽行動”——河源志愿者關愛農民工子女專項行動。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市將有數百名留守孩子受到關愛,前天是行動開始的第一天。
“這19 名學生都來自東源縣柳城鎮柳城中學,我們之前通過家訪了解到,由于長時間與父母離別,有一部分留守孩子很孤獨,習慣將事情壓在心里,長期下來,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好,這次‘朝陽行動’是希望孩子們感受社會的溫暖。”市紅十字會愛心服務隊負責人肖云說。
“李陽(化名)的父母在外打工七八年了,平時也很難回家一次,其實李陽很想爸爸媽媽,時間久了,他的性格有點孤僻,幾乎不和外人說話。”肖云說,“像這樣因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在留守孩子當中不算少數。”記者隨參觀小組來到市博物館時,見到了李陽,試圖與他交流,但他始終不肯吭聲。
與李陽相比,15 歲的陳素曉要顯得開朗一些,她告訴記者,父母長年在深圳打工,見面的機會很少,自己生活在嬸嬸家里盡管很好,但總覺得沒有父母在身邊的那份快樂。她還告訴記者,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參觀市博物館,看到這么多恐龍蛋化石和一些文物,非常開心,她很感謝志愿服務隊的叔叔阿姨們。
團市委倡議得響應
在與這些留守孩子多次接觸中,志愿者發現,因長期缺乏父母關愛,好多留守孩子有自閉現象。做游戲和溝通的過程中,有一些孩子總是木然地站在一邊,不是很情愿參與到活動中來。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是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現象。
如何樹立孩子的自信、讓他們獲得童年的樂趣? 志愿者認為:只有幫孩子打開心門才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前天下午,志愿者們在河職院為留守孩子進行心理干預,通過一個個小游戲,幫助他們打開心門,讓他們學會傾訴、學會表達、學會釋放不良的情緒,找回少年的歡樂。
根據團市委的要求,這次行動重點分為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感受城市、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為了防止愛心斷鏈,團市委建立團內各級聯動工作機制,形成市、縣兩級關愛留守孩子的青年志愿者網絡。倡議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志愿者通過各種形式長期關注留守孩子的學習、生活,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呵護和幫助,盡自己的能力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倡議得到了志愿者的積極響應,他們表示要用長期的行動關愛留守孩子保證愛心的連接,踐行志愿者的誓言,用長期關愛、心里疏通的辦法,搭建溝通橋梁、打開孩子的心門,用愛心和堅守撐起留守孩子內心那片晴空。
據悉,這次活動還得到社會力量的支持,我市金鷹數字影院負責人在聽說這次行動后,立即表示免費讓孩子們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本報記者 俞冰傳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