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天到幾分鐘,速度出效益 河源海關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
日前,市高新區西可通信公司接到一份“急單”,要在當天出一批貨,公司報告的通關時間是晚上9 點,但最后一批產品下線時,已是第二天的凌晨1 點。該批貨物送到檢驗場時,海關工作人員已經在此等候了4 個多小時了,貨物隨即順利通關。該公司負責人王健強告訴記者,這樣的事例,在生產旺季時常發生,而河源海關卻總是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加班加點,確保通關,為企業贏得了信譽和市場。
西可通訊是我市手機生產企業中的龍頭,該公司對河源海關的優質服務感觸頗深。為促進河源經濟發展,推動“雙轉移”戰略的落實,河源海關通過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營造了優質高效的監管通關環境。今年上半年,我市雙轉移企業進出口總值占同期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5.7%。 “多指導、不指責;多規范、不亂罰;多溝通、不武斷;多幫忙、不添亂”,以及“主動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廉潔服務”、“我就是河源的投資環境”等工作理念得到市委市政府和“雙轉移”企業的普遍好評。
據了解,近年來河源海關通過實施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和電子化手冊管理,使企業辦理料件及成品備案手續從原來的3 至5 天縮短為幾分鐘,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同時,通過實施企業分類管理和企業報關情況季度通報制度建立了海關與守法企業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
今年6 月,寶嘉怡升的一批訂單貨物要求從下單開始起36 個小時內出口,如此苛刻的條件令該集團公司在越南等地的工廠均無法做到。河源海關了解到該情況后,主動提出為該企業提供24 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寶嘉怡升以此為后盾,爭取到了該批訂單。賽事期間,河源產運動衣向南非出口隊服 13萬余件。
河源華嘉時裝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莊成鑫說,只要一有新政策出臺,河源海關就會組織企業進行宣講,讓企業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該怎么做,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作為進料加工企業,政策的變動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 莊成鑫說,河源海關支持企業發展的理念,給企業留下了好印象,在無形中,也改善了河源的投資環境。他說,外商來河源投資,首先問的是海關、稅務等部門的辦事效率,河源海關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對外界企業來說,就是一張很有分量的名片!
本報記者 張安定 通訊員 蔡志軍 黃駿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