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市政協委員通過提案等形式就河源市民生工作建言獻策

          兩會期間,民生工作成為政協委員們討論的一個重點話題。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截至16 日晚6 時,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共收到提案101 件,參加提出提案的委員有148 人次。其中,涉及民生的科教文衛體環保方面的提案 42件,占提案總數的41.6%。

                據介紹,市政協委員所提交的提案,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踐行 “三反”理念,著眼于我市經濟加快發展,提高綜合實力;著眼于群眾關注的民生問題,提升群眾幸福感;著眼于營造穩定環境,促進社會和諧;著眼于文化發展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等。

                大會閉幕后,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員會將對提案進行審查立案,并會同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認真做好分辦、交辦、督辦和協調服務工作,促進提案的辦理落實。

           

          委員建言 

           

          及時診治交通“咽喉病”

                新市區幾條主干道路仍為“斷頭路”、“斷腰路”,車流、人流被迫繞道而行,不夠順暢、便捷。市政協委員謝石庭建議對這些道路及時進行“診治”,為民解憂。

          “斷頭路”影響市民出行

                據謝石庭調查,新市區主要有3 條“斷頭”或“斷腰”路。第一條是從太陽升村至群豐村的紅星路東段;第二條是文昌路,其南段(即東埔辦事處至太陽升村)為斷頭路,中段被建設大道斷了腰;第三條是三友邨至石柱回遷點的永和路東段也是斷腰路。

                謝石庭認為,這些斷頭路妨礙了已建道路功能的發揮,影響市民出行以及整個城市的形象。紅星路東段的斷頭路成了實實在在的“城中村”,路段周邊到處可看到堆積的建筑垃圾,是藏污納垢的污染源,走在坑洼不平的小路上,周邊群眾叫苦連天;文昌路南段的斷頭路變成了垃圾中轉站,文昌路中段則成了南北主要干道的“腸梗阻”;永和路東段的斷腰路成了臭水塘,成為城市交通的“咽喉病”。

          應及時打通“斷頭路”

                謝石庭建議,市、區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加大市區主干道路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功能,對上述三條“斷頭路、斷腰路”的打通建造分期分批作出統一規劃,并將其列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同時,在打通紅星路東段、文昌路南段的同時,利用天然池塘修建新市區的 “南湖公園”,發揮周邊居民的休閑、旅游功能;盤活東埔辦事處東片區土地資源,打通道路的“關鍵穴道”,重布產業發展結構,提升周邊地區的人氣和房地產開發潛力。

                他還建議工程建設時,應排出投資、建設、竣工的時間安排表、工程進度表,在媒體定期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市區行車禁用遠光燈

                全國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發生在夜晚的汽車交通事故,約三分之一和不正確使用車燈燈光有關。但一些司機卻沒有認識到濫用遠光燈的危害,在夜間駕駛時亂打遠光燈,給其他駕駛員的夜間行車安全帶來了隱患。眩目的光束還破壞了城市美麗的夜景,行人也被刺得直犯暈。

                為此,市政協委員賴彌平、吳志強建議對夜間行車車燈亮度作出明確規定,市區禁止夜間使用遠光燈。

                賴彌平說,我市夜間路燈照明良好的道路上,濫用遠光燈的情況非常嚴重。他曾在夜間到市區河源大道、建設大道、興源路等主干道觀察,發現75%以上車輛使用遠光燈,燈光照射讓人非常難受。

                司機們為何會濫用遠光燈?賴彌平分析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大多數司機沒有意識到濫用遠光燈的危害,隨大流;二是為取得更好的照明效果打開大燈,更有甚者純粹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名車或者用強光逼迫別人為自己讓路;三是一些車主對車前燈進行了改裝或更換,在車燈燈座后加裝所謂的“增光器”或換氙氣燈,讓燈光亮度大大增加。

                賴彌平等委員建議,要出臺我市《城區道路交通車輛車燈夜間使用及管理的規定》,對夜間行車車燈亮度作出明確規定,市區禁止夜間使用遠光燈,對違規者的處罰予以明確規定,以便執法者有據可依。

           

          高新區需建公立學校

                河源高新區是我市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和城市副中心。然而,作為河源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河源高新區的教育資源配置卻相對不平衡——區內至今未建一所公立義務教育學校。

                據統計,河源高新區內總人口(含流動人口)已將近10 萬人,有小學、初中適齡兒童約5000 人。截至目前,區內僅有一所12 年制的民辦學校——河源南開學校,該學校的學位和教學質量已遠遠不能滿足河源高新區的發展需要。此外,隨著漢能和中興等優質項目的相繼落戶,高層次人才不斷進入區內,缺乏高質量公辦學校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甚至將會在很大程度制約優質項目的落戶和高級人才的引進。

                為此,市政協委員李曉云建議在高新區內建成一所高質量12 年制公立學校。

                此外,李曉云還建議將高新區的詳細地圖列入河源市區地圖。她表示,高新區目前已開發建設面積15 平方公里,其建成區面積已接近市區的面積,然而,在河源市區地圖里,至今沒有高新區。這對進一步提高河源高新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推進河源高新區招商引資工作非常不利。

                她還建議延伸原有“河源高新區至河源市汽車總站”的公交線路,將此線路延伸至新市區,即“小江橋-沿江路-大同路-紅星路-河源大道-火車站”;并增加一條快速線路,即“河源火車站-建設大道-中山大道-濱江大道-河源高新區”;同時,在上下班高峰期適當增加班次,延長運行時間。

           

          委員聲音

          農民收入不能低

                提高農民收入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不能將農民收入指標定得太低,定得太低,市公共財政資金支持農民增收方面就投入少,不利于農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政協委員一是要在“幸福河源”建設中有大的作為;二是要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調查研究。

          (委員:鄧堯洪)

          設置無障礙通道

                建議城市建設時應設置無障礙通道,解決殘疾人出行難問題。各縣區建立特殊教育學校,為殘疾人提供學習教育環境。

          (委員:曾建平)

          農村污染需治理

                有的農村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生活環境臟亂差,嚴重影響村民的生活質量,建議市委、市政府加強這方面的調研,出臺政策治理農村污染問題。

          (委員:程金清)

          加強食用油管理

                希望政府能重視酒樓和食肆的用油問題,要加大管理力度,讓市民吃上放心油。政府可以每年對酒樓和食肆進行獎勵和評級繳費。

          (委員:陳添)

          買社保不宜捆綁

                深圳的社保可以單獨購買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而河源的社保卻是捆綁式的,捆綁式社保有它的可行性和合法性,但并不適合現在的河源實際。

          (委員:吳惠海)

          設“環保檢測中心”

                充分利用我市發展經濟和實現環保雙贏的經驗,全力爭取中央和省支持,在我市設立“環保檢測中心”。發展工業要多頭并進,平板電腦是電子產品的王牌產品,技術含量和創造價值高,可否爭取在“手機生產基地” 的基礎上,再打造一個“平板電腦生產基地”。

          (委員:李東林)

          再降低入戶門檻

                據了解,目前企業用工的年流動率在30%以上,流動性強的很大原因是工人在城市安“家”難,建議政府一要放低外來人口的入戶門檻;二是要加大對外來工孩子的教育投入,讓外來人員減少后顧之憂,安心創業。

          (委員:謝偉明)

          市區需控摩托車

                要大力整治無牌無證的機動車,可以考慮通過采用“控制摩托車入戶”的辦法,逐步減少摩托車的數量,以減緩市區交通壓力,也可以減少飛車搶奪事件發生。

          (委員:曾永貞)

           整治出租車行業

                2010 年4 月市區新公交車發車運營,公交車內較干凈衛生,司機服務態度有所改觀,但市區的出租車市場則混亂不堪,市民口碑形象不佳,車內破舊,司機口出穢語,服務態度惡劣,節日里還惡意漲價,建議相關部門出臺整改措施。

          (委員:陳耀平)

          扶持文化示范戶

                河源有許多民間文化力量在嘗試做大文化產業,但經濟效益難以顯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缺乏文化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產品單一,資金鏈易斷,投資后勁不足,形成不了良性循環。建議加大扶持一些走在前面的民間文化企業做大做強,形成龍頭帶動效應。

          (委員:馬超環)

          提升河源知名度

                世客會的文藝表演獲得各界的一致好評,可惜世客會結束后就少有演出機會,河源作為一座旅游城市,要發展旅游業,就必須做好客家文化這篇文章。希望市政府能出資打造一臺精品文化大戲,涵蓋各地精品客家文藝節目,既可提升河源文化品位,也可吸引更多人了解河源。還有委員建議遷移“高噴”,以更好地提升河源知名度和旅游產業品位。

          (委員:吳惠權)

          注重大學城管理

                目前東江教育城片區集中了數所各類學校,師生規模近5 萬人,市衛生學校再進入的話,人數將更多,但是該片區社會管理職責不明,有一片屬于源城,有一片屬東源,導致這一區域環境雜亂,很多管理不到位,能否在這里設置一個行政主體,或將東源一片劃歸源城統籌考慮,教育城的社會管理跟上了,師生教學生活將更安心。

          (委員:李觀華)

          借鑒高新區模式

                委員葉春球說,去年燈塔盆地的開發逐漸走上日程,建議成立現代農業生態示范發展區,像建設市高新區一樣開發燈塔盆地。

                他認為,燈塔盆地分屬幾個縣的多個鄉鎮,應該統一在一個步調下進行開發,在規劃出臺后應分布實施,首先推進南部核心區的發展,要突出三個重點:一是支持東源縣申請國家農業示范區,通過核心區帶動周邊地區開發;二要按“三反”理念,發展“四新” 產業,規劃數個大的高精尖項目,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開發;三要城鄉統籌發展,突破行政區劃的框架,跨區域、按產業來引資。

          (委員:葉春球)

          掛牌保護古村落

                委員李秀青2010 年參加了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她建議今年市里應公布第一批古村落、古街區保護單位,以更好地保護一些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秀青說,古村落、古街區不同于單個的文物保護單位,內涵更豐富,既聚集著大量物質文化遺產,又擔負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從目前普查情況看,河源有30 個左右的古村落、古街區,但納入保護的非常少,保護意識還不夠強,隨著農村農房改造等一些農村的發展,已經嚴重地威脅到這些遺存,再不加以保護將會越來越少,甚至全部消失。

                李秀青建議,2011 年公布第一批市級古村落、古街區,對其實施掛牌保護,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

          (委員:李秀青)

          本版組稿 蔣安春 張安定






          上一篇: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部署今年工作加強監督民生工作
          下一篇:今年春運火車票長途汽車票均緊俏旅客需提前一天購票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高清韩国a级特黄毛片|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饭冈佳奈子gif福利动态图| 国产自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手机在线免费视频|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91| 欧美一级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视频区|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又黄又爽又色的黄裸乳视频| 老师你好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0一16 | 久久精品视频7| 日韩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视频| 免费无码成人片| 精品1州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 | 中国体育生gary飞机| 成人3d动漫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18美女私密尿口视频| 国产精品影音先锋|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色吊丝最新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大片b站免费观看推荐|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美女扒开胸罩摸双乳动图| 国产三级小视频| 男同免费videos欧美| 免费无毒A网站在线观看| 毛片网站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