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專題調研豬肉保障供給和生態養殖工作
本報訊(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姚文鳳)豬肉越漲價,越要保護好河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日前開展的豬肉保障供給和生態養殖調研中,市畜牧獸醫局相關人士提出,養豬企業要擔當起保障供給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既要有效保障肉類供給,又要有力保護生態環境。
圍繞肉價上漲、養殖效益、生態養殖等熱點問題,市畜牧獸醫局組織了調研組,深入廣東瑞昌公司,龍川縣種豬場、振新豬場,連平縣恒昌、廣南、力智、深連豬場等企業開展調查。據介紹,近期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新一輪養豬周期行情到達高峰,近期豬價已趨平穩,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飼料和勞動力成本走高,每頭商品豬飼料成本同比增加200元左右。同時受動物疫病困擾,去冬今春一些中小養殖場出現仔豬腹瀉導致死亡率高,另外我市養豬資源緊缺,受用地和環保限制,增加養殖規模越來越困難。據了解,目前我市大部分養豬企業效益顯著,但也有部分受疫病困擾的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調研組在相關座談會上要求養豬企業要依法依規經營、努力提高效益、履行社會責任,要保增長、保供給、保增收,抓住時機,擴大生產,保障畜禽產品的市場供給,要按照法律和規劃要求推進生態與健康養殖,努力提高肉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發展“三品”(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畜牧業,打造河源綠色畜產品品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