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長雷于藍高度評價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狀況
本報訊(記者蔣安春)昨日,副省長雷于藍率省委委員專項視察組到我市調研,高度評價了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認為我市能在文化產業基礎薄弱、條件有限、困難多的情況下,迎難而上,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發展文化產業的新路子,和發達地區相比,是不一樣的路子,但同樣的精彩。
市領導陳建華、彭建文、賴澤華、吳善平等陪同調研。
當天,視察組前往蘇家圍客家鄉村旅游區調研,聽取了東江·巴登城項目的進展情況。雷于藍說,一路看到、聽到、感受到的,讓她備受鼓舞,河源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文化產業加快推進,改善民生成效明顯,為全省創造了很多好經驗,特別是在文化產業上,有新思路、新措施、新發展。
彭建文向視察組匯報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及文化產業發展情況。據介紹,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由新聞傳媒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游業、競技體育業、印刷廣告業、網絡業、教育業、文博業、表演藝術業等9 個系列組成的產業體系。為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文化品牌,我市著重轉變觀念,在全市上下普遍形成了發展文化產業的大共識,樹立了變文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的新理念;重視規劃引領發展;突出特色,充分發揮“客家古邑”“中華恐龍之鄉”“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等資源優勢;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把文化與旅游、與企業、與科技相結合;狠抓項目,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陳建華說,我市在文化產業發展上一直在思考“地域特色”和 “農民致富”,致力于把它和農民致富、旅游發展、生態發展相結合,在未來,要讓河源成為“文化” 的代名詞。
雷于藍要求我市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從戰略高度來謀劃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確立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增強其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全局性作用;要立足優勢,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優秀文化產業;要進一步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提高產業發展意識,打造一批有效益、有影響的文化產業品牌;要進一步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人才保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