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醫保覆蓋人數達332.92萬人
因為醫改,近幾年我市衛生工作備受百姓矚目。在《河源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 年~2011 年)》實施后,我市通過加快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使城鄉居民普遍獲得各項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更為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醫改工作實施2 年多,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服務進展如何?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如何?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如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日前,記者為此進行了采訪。
報銷封頂線達10萬元
“以前,小病扛,大病拖;現在政府推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大小病都能享受優惠,群眾有病就看。” 談起醫改政策,東埔社區的李伯高興地說:“小病在家門口的衛生站看,可以用新農合家庭個人賬戶上的錢;大病到縣級、市級醫院看,都可以按比例獲得補助。” 的確,近年來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農合政策不斷完善,農村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高,覆蓋人群不斷擴大,在一定程度上讓百姓吃上了“定心丸”,緩解了他們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目前,全市醫保覆蓋人數達到332.92 萬人,其中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數 59.92 萬人,新農合參合人員達到 273 萬人,參合率為98.9%,醫療保障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同時,2011 年新農合個人基金提高到200 元,報銷比例進一步提高到50%以上,報銷補助封頂線達到10 萬元。我市還實現了市級統籌,推行居民醫保普通門診醫療費統籌制度,不僅大病住院能報銷,而且在門診看病取藥每人每年還可報銷80元。
降低百姓用藥負擔
8 月10 日,勝利村村民張阿姨到村衛生站看病。地奧心血康膠囊已由改革前的9.8 元降至7.9 元,降幅為19%。這讓她十分高興。事實上,截至2011 年5 月,我市所有政府辦99 個基層醫療機構都已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并實行零差率銷售。“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意味著‘以藥養醫’的狀況將被改變,不但擰干了藥價虛高水分,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貴問題,而且使醫生不再為提成而爭病人、濫用藥物,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好好為病人看病上來,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市醫改辦科長駱石才說,僅今年5 月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均次費用與同期相比下降約 15.41%,住院均次費用與同期相比下降13.71%。
“不僅如此,省衛生廳目前正準備面向全國廠家進行新一次的藥物招標,如果招標順利,屆時到百姓手中的藥價比現在國家公布的價格還要低45%以上。那時,百姓看病貴的難題就得到真正的解決了。”駱石才向記者透露說。
構筑便捷就醫平臺
我市借助醫改機遇,通過申請項目建設、加大本級投入、利用社會多方資源,使得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機構設置和基礎建設邁出發展的關鍵步伐。
據介紹,自2009 年以來,我市成功爭取中央投資項目22 個,專項資金4800 萬元,目前已完工項目17 個;省級財政投資項目12 個,目前已完工11 個。全市有二甲水平縣級醫院5 個,88 個鄉鎮擁有達標衛生院,1118 個行政村擁有達標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作為縣(市)城鄉基層衛生服務網底的薄弱環節,同時又是百姓最為依賴的就醫場所,如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不可估量。
“你到鄉鎮的衛生院看看,肯定會讓你眼前一亮。”駱石才說,為辦好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市政府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現在初見成效了,百姓都在舉手稱贊。
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市民提供,提高百姓醫療保健水平,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謂我市醫改的亮點之一。
見習記者 吳志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