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我市水利工程項目投資將達104億元
本報訊(記者 張濤)“河源是水利大市,特別是河源作為廣東省生態發展區和全省重要飲用水源區,水利在河源的重要地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痹谧蛉障挛缯匍_的全市水利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陳建華如是說。會議提出,搞好河源的水利建設,不僅事關河源科學發展、率先崛起,更事關廣東全省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各級政府要切實把水利建設擺上重要的戰略地位,堅守“三條紅線”,建設好民生水利。
按照中央、省的部署和我市的規劃,未來10 年,中央、省對水利投入將大幅增長,我市民生水利工程項目投資將達104 億元。陳建華說,各級政府要搞好民生水利項目規劃,做好項目前期準備,要吃透上級政策,爭取最大扶持,特別是要千方百計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在全力爭取中央和省資金的同時,要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充分發揮公共財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資格局。
要積極搭建政府主導的投融資平臺,把防洪工程、供水工程、水景觀工程建設與周邊土地資源商業化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吸引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參與水利建設,探索水利工程經營權拍賣、水土和環境資源產權交易等多種方式拓寬投資渠道。
市長彭建文指出,民生水利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發展民生水利,要正確處理好發展與惠民、當前與長遠、流域與區域、開發與保護、調水與節水的關系,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統籌兼顧、全面推進。要著力在“治水、用水、管水” 三個關鍵環節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人水和諧的原則,嚴格堅守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 “三條紅線”,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管理的約束力和杠桿力,促進水利發展更好服務于經濟社會大局和保障改善民生。各級各部門要把完成“三條紅線”指標情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評價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市領導陳志干、龔佐林、劉嘉文、吳善平、彭定邦、吳炳鈿、蘇全貴等也參加了會議。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