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市或將監測可入肺顆粒物保百姓健康
本報訊(記者 高潮)你知道 PM2.5 嗎?可入肺顆粒物!近日, PM2.5 頻現各大媒體,一度成為熱門詞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作為空氣質量監測的一項指標,國家環保局更是明確指出各地環保局可根據自身情況公布監測數據,那么我市該項指標監測情況如何?能否公布監測數據?昨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我市目前尚未對該指標進行監測,但已納入“十二五”規劃中,未來或進行監測。
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站長林小平表示,目前,河源尚未對 PM2.5 這一指標進行監測。她指出,目前,國家尚未明確將PM2.5 這一指標納入空氣質量評價標準,廣東省也只有珠三角個別城市能監測這一指標。此外,指標監測需要設備等投入支持,“河源暫時沒有條件監測PM2.5 指標。”據林小平介紹,目前,市環保局只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 等指標進行監測,據市區3 個環境監測站監測數據顯示,市區平均空氣質量級別為“Ⅰ”,總體質量為“優”,“比珠三角空氣質量明顯要高一些”。但對PM2.5 指標監測已納入“十二五”規劃方案中,根據上級指示要求或將對該指標進行監測。同時,隨著社會發展和公共監督的加強,環境監測指標也將日趨完善。
記者了解到,PM2.5 又稱可入肺顆粒物,直徑小于或等于2.5 微米,其組成成分復雜,主要由汽車尾氣排放產生,屬一種混合型污染物,人體長期吸入后會帶來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對肺部健康影響嚴重。此外, PM2.5 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影響,是形成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在歐盟國家,人類活動產生的PM2.5 造成人均期望壽命減少 8.6個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