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博會上的那些事兒
“雙紫薯”來了
在紫金展區,看到省農業廳掛鉤的龍窩羅洞村扶貧項目種植的紫羅蘭甘薯首次亮相農博會,讓人心里為之一動。甘薯模樣俊俏,也讓人眼前一亮。甘薯取名為“ 雙紫薯”牌,意為“ 雙到扶貧”,更是別有深意。想想家鄉鳳安仁里村也有紫羅蘭甘薯扶貧項目,讓一些貧困戶種植,但有一些貧困戶不愿種,認為種甘薯太辛苦,不知家鄉的甘薯什么時候也能在農展會亮亮相呢?
——網友風花雪月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娃娃魚”長大了!
萬綠湖的水確實好,連“娃娃魚” 都呆在這里安家落戶不想走了。上屆農展會看到四只小的娃娃魚參展,記得當時河源晚報報道說,我市開創了娃娃魚人工繁殖野外放養成功的實例。沒想到,過了三年,“一家三口”娃娃魚也過來“湊熱鬧”。老板說,像那樣個頭大的一只價值超過萬元,基地里像那樣的還有上百條呢,在我市已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化養殖。唉,娃娃魚一斤一千多元,畢竟是高檔消費,什么時候娃娃魚也能走上普通市民的餐桌,那該多好啊!
——網友轎子峰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油茶”做出新文章
“洗發粉”也可以是純天然的? 曾聽上輩人講過皂角洗發,一直沒有見過。逛農博會,綠保公司送了一包茶麩,回家用來洗頭,效果蠻不錯。工作人員說這是油茶籽榨完油后的副產品,純天然的,據說以后在河源也能批量生產。不管怎么說,這次農博會看著帶勁兒,“油茶”做出了新文章。撇開這些茶油副產品不說,單說茶油,不但品牌增多了,而且幾乎每個縣區都有茶油展銷,在上屆,這些茶油的品種是屈指可數的。
——網友蕭湘夜雨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欄目主持: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