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11月我市24.5萬人享受低保救濟
本報訊(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劉國華)據市民政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元月至11 月,我市享受低保救濟的人數為24.5 萬人,目前已累計發放低保金達 2.47 億元。市民政局相關人士昨日透露說,2008 年,我市將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低于1500 元的困難戶(共36742 戶、119161 人)納入了保障范圍。按照省的要求,我市已提前完成了省下達的家庭人均年收入1500 元以下應保盡保工作任務。
市民政局相關人士介紹說,目前,我市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為每人每月180 元以上,農村為每人每月130 元以上。全市享受低保救濟人數達24.5 萬人,低保救濟面達到7%,是全省低保人數最多的地級市之一,其中享受低保的城鎮居民3.2 萬人,人月均救助補差水平為115 元;享受低保的農村村民21.3 萬人,人月均救助補差水平為60元。
據悉,我市于1996 年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范圍從困難居民逐步擴大到在職、失業、下崗待崗、離退休困難人員及農村困難群眾。保障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2005 年,我市加大工作力度,把家庭人均年純收入1000 元以下的特困群眾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享受低保的人數增加了5.8萬人。
近年來,我市不斷提高城鄉低保管理水平和為民服務質量,基本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 “應退盡退”。特別是自我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后,市、縣區政府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年加大了資金投入,多次提高了低保標準,特別是近幾年提高的幅度較大,2007 年,我市將城鎮低保對象人月均補差額由65 元提高到85 元,農村低保對象人月均補差額由原來的35 元提高到40 元。此舉較好地保障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