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參與體育健身蔚然成風
講述人:鄧梅英
地點:茶山公園
鍛煉時間:十余年
看著來這里參與跳操的人由最初的四、五十人到現在約兩百人,感覺最大的變化就是人們健身觀念的變化和群眾參與度的提高。
記得剛開始跳健美操是在老城,常常聽到有人議論說我們跳操是家庭不幸福或者感情不順所致之類的。我們跳操是單跳,已經被人如此議論,跳交誼舞之類的更是被人議論得面目全非。那時的社會風氣還非常傳統而又保守,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也沒放在心上。
后來,大家慢慢了解了,接受了,觀念轉變了,參與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特別是近幾年,大家都更注重運動鍛煉,養生保健,越來越享受運動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而我們練的健身操也一直在變,由最初很普通的健身操變為含有各種舞蹈元素的健身操,有些可以說就是舞蹈;由剛開始的三、四種健身操,變成今天的十多種循環跳一周,其中還有拉丁、恰恰等。
除了這些,參與的人變化也蠻大的。現在人們比以前更注重健康、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觀念也轉變了很多,以前參加跳操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中年婦女,現在從七、八歲到八十多歲的男女老少都有,而且跳交誼舞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只要有空就過來跳跳,每次一個多小時。既能鍛煉身體,又以操會友,十分享受運動帶來的種種愉悅。
應大眾的要求,我們設點跳操的地方越來越多,現在市區內單單跳健身操的就有十多個點。其實,只要有心鍛煉身體,無論是在什么地方、時間都可以抽時間做做運動,而不是非要特地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強身健體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背景:我市群眾參與體育健身已經形成良好的風氣,各類體育健身場館呈逐年遞增態勢。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根據市區“東拓西控、南北整合、中心提升”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在市區原19 個公園的基礎上再增加9 個公園,配套完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先后投入7 億多元,建成了市文化廣場、市體育館等群眾健身主導場館設施。
據統計,全市現有籃球場1414 個,羽毛球場402 個,田徑場6 個,網球場7 個,保齡球館2 個,全民健身廣場3 個,室外健身路徑38 條,小籃球場104 個,開放式乒乓球臺868 張,全民健身中心 4 個,全民健身苑11 個。我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超過155 萬,已占全市人口總數的45%。
本報記者 黃春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