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聞點評
本報12 月5 日消息:經過全市人民7 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接連闖過了國家暗訪、國家技術評估、技術評估整改驗收、國家綜合評審等幾關后,近日,我市被全國愛衛會正式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
點評:“創衛”不僅是為了一塊牌子,而應該成為一種習慣,一場沒有終點的戰斗。
本報12 月5 日報道: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76 歲老人袁竻喜,16 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媳。今年,袁竻喜入選第三屆廣東省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推選人。
點評:最質樸的善良是高于血緣的情感;最根本的良知是堅守道德的底線——這是一個76 歲的老人告訴我們的。
本報12 月6 日報道:歷經3 年建設,全長156 公里,橫跨廣州、惠州、河源3 市的廣河高速公路計劃本月底全線通車。屆時,從我市將“一路高速”直達廣州市區,中途無需兜圈和轉接其他高速公路,全程僅需1 個半小時。
點評:路近了,票價啥時候降下來呢?
本報12 月7 日報道:市區永福路等路段的公交站牌一夜之間不見了蹤影。綠都公交公司認為,不排除被偷走當廢品賣掉,或被存在“競爭關系”的摩的和藍牌車司機故意破壞的情況。
點評:古人說,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如果道德素質和生活條件成反比,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悲哀。
本報12 月7 日消息:警嫂鐘阿姨日前晨運時在市區新港路撿到一個錢包,為了找到失主,她不但讓兒子在河源各論壇發帖尋人,還親自到銀行、交管局等地尋找對方的聯系方法。這個周末,鐘阿姨還決定去趟和平縣古寨鎮,按照身份證上的地址找到失主家,親自把錢包完璧歸趙。
點評:其實人心都是熱的,這個社會還是好心人居多。
本報12 月8 日消息: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數據顯示,在不合格的洋乳品中,嬰幼兒奶粉不合格量占了近7 成。有市民表示:“現在多給小孩子吃粥,奶粉只是作為一種補充,還是少吃一點吧!
點評:借用網上的一句話:在目前中國這樣的奶粉安全環境下,選擇胸大的女人,是男人對自己孩子負責任的表現。
欄目主持: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