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邀請風景園林專家把脈客家文化公園建設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客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一直備受市民關注。那么,公園一期工程進展如何?記者昨日了解到,前期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將進入園林綠化階段,為保證工程質量和景觀效果,市城管局邀請廣東省資深風景園林專家把脈客家文化公園建設。
昨日上午11 時許,記者在客家文化公園一期工程現場看到,近20 臺大型挖掘機正在緊張作業,平整土地,眾多工程技術人員在現場不斷勘察地形,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其中,展現客家人6 次大遷徙的歷史階梯已經初具輪廓。客家文化公園駐場監理羅泳說,目前首期土木方工程已完成 90%,施工單位同時在加緊倒排工期、科學施工,確保客家文化公園一期在2012 年春節前如期建成并對外開放。
在施工現場,從廣州趕來的省資深風景園林專家陳守亞通過現場勘察研究后表示,原設計銅像周圍的綠化品種不盡合理,需調整植物的種類,才能使景觀平臺以中山像為主的整體環境能夠凸顯出來,比如在銅像前種植羅漢杉,以突出銅像的莊嚴肅穆;兩旁各種植兩棵木棉樹,以象征革命烈士取得的累累碩果;在背面移植多棵大榕樹,以豐富公園的觀賞性。同時,他還建議在銅像周邊種植河源市市花,以展現客家古邑的特色。在公園各主干道的綠化配套方面,陳守亞指出,兩旁應種植一些小葉榕、高山榕、大葉榕,從而最大程度地體現出“萬綠河源”的綠色生態特色。就下一步綠化工作計劃,陳守亞表示,將與我市各相關部門分頭物色所需苗木品種,力爭最大限度滿足公園綠化的需求。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