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昨天召開全市創優發展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大會
本報訊(記者 蔣安春 吳志堅)“任何部門、任何人在為企業服務的過程當中,如果做有損企業發展的事、有損害企業發展環境的事,都是在做損害河源發展的事。” 昨日下午,我市召開全市創優發展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大會,市委書記何忠友強調,抓投資環境就是抓河源發展,而產業轉型升級則事關河源崛起。
會議提出,要力促我市軟硬環境“雙優化”和企業產業“雙轉移”,一方面積極營造溝通企業 “零距離”、服務企業“零障礙”、損害企業“零容忍”的優良投資環境,另一方面要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倍增計劃”。
據悉,我市將集中政策資源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到2015 年,全市擁有2 至3 家超百億的企業“航母”,形成3 至5 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現實體經濟量的提升和質的飛躍。
市長彭建文指出,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發展環境的優劣,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當地經濟發展的水平,因此,要創優環境,全力營造加快轉型升級的濃厚氛圍,狠抓重點,推進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當前全省乃至全國各地都在加快轉型升級、搶占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激烈競爭態勢下,產業轉型升級事關河源率先崛起。“產業轉型升級,主體是企業,關鍵在發展環境,特別是政府的服務和引導。”何忠友說,沒有良好的發展環境,不可能源源不斷引進新的企業特別是好企業、大企業,現有企業也不可能安心在當地發展,更不可能放心在當地增資擴產、技術改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就是一句空話。
市領導黎意勇等出席會議。
亮點一 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目前,銀行貸款主要投放大中型企業,小企業僅為20%,幾乎沒有投放給微型企業。而不少中小民營企業為求生存,只好轉向民間借貸,致使其貸款實際利率遠高于基準利率,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
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我市今年將積極為中小微企業爭取國家、省扶持資金,力爭年額度在 5000 萬元以上,并將加強政銀企合作平臺、省擔保公司再擔保業務、增設小額貸款公司等措施。不僅如此,我市還將從財政資金扶持、稅收減免、企業社保“五緩四減三補貼”等方面擬定扶持中小微企業的具體措施和行動計劃,力爭今年有200 家微型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為小型企業。
亮點二 規范中介服務
會議指出,壟斷性中介服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實體經濟的發展。對此,我市將大力進一步規范中介服務,有效地監管中介服務收費。主要措施是集中將中介服務機構、經營性質、業務范圍、收費標準匯編成冊印發給企業,使中介服務置于陽光下操作。
亮點三 開辟中小企業民營科技園
我市將在園區內開辟中小企業民營科技園,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集群。首先將民營科技園納入園區建設發展規劃,采取 “工業地產”等模式,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平臺;同時鼓勵園區各類主體開展產學研合作和協同創新活動,以貼息補助、“民辦公助”等形式,組建科技孵化器、技術創新聯盟和科技創新平臺,為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知識產權保護等提供“一站式”服務。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