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期盼槎城市民轉變陳舊殯葬觀興起厚養薄葬新風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又是清明時,空氣中都彌漫著追思的味道,看看今年的清明祭品,真是可以用“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來形容,除了轎車、保姆、別墅等外,連“蘋果”手機的最新款式都有了。看看那些“別墅”做得多精致,房間里有保姆、車庫里有汽車。門口還有門衛站雙崗,而這個“別墅”每層樓上還安裝有空調。這真有點“只要活人用的,死人都有。”當然花樣翻新,價格也不菲。想起一句老古話,“活著不孝,死了胡鬧”,叫人感覺“這世界變化真快,越看越不明白。”
網友牛背牧童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詳見:http://bbs.hyne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5700&highlight=%BC%C0 )
有人說,清明節是除過春節和中秋節外唯一一個表達團圓但不是以歡樂為主題的節日,這我贊同。竊以為清明節就是要不忘祖先不忘根,學會感恩和報答。當我們對先人表達哀思去掃墓的時候實際上是一種感恩,是一種果實對種子的感恩。但是現在時代變了,祭祀形式也要換換,當然不是要在祭祀用品上花樣翻新。現在種樹祭祖、鮮花祭祖、網上祭祀等等一些文明、簡約的祭祀活動都應該提倡,也更能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不少逝者家屬都說別人墓地好,自己不選好的面子上過不去,其實,與其死后厚葬,不如生前厚養
網友臨江阿五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覺得,祖宗之志不可忘,祖宗之訓要牢記。現在多數人是放鞭炮燃紙錢,光祭拜求祖宗保佑,而不去想想怎么學學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怎么繼承發揚光大。一句話,就是不能為祭祀而祭祀,不但要讓傳統的一些東西流傳下來,更要讓祖上流傳下來的精神品德在祭祀上講出來讓后輩聽聽,讓他們牢記。清明節應該“清明”,要摒棄那些花樣百出的祭祀用品,我們自己對于美德的延承行動才是獻給清明節的最溫情的祭祀品。實際上,我們內心深處對故去親人的追憶和思念才是最重要的。
網友小雞快跑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欄目主持: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