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者柳忠秧到我市采風 賦詩“我心只歸河源城”
本報訊(記者 周秦)日前,著名詩人、國家級重點名勝區岳陽樓文學顧問柳忠秧來河源采風。他鐘情于客家古邑河源的悠久歷史,醉心于萬綠湖水的千重詩意,并在飽覽古邑美景之后賦詩曰:人間已無芳菲地,我心只歸河源城。
身為河源女婿的柳忠秧,憑著對河源的了解和熱愛,對河源文化建設等方面提出建議,并稱河源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柳忠秧說,近年來,隨著河源生態產業不斷發展,生態文化開始發揮魅力,在保護好秀美山川的同時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城市競爭力不斷提高,是很多大企業投資的熱土,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不斷注重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保護和挖掘,尤其是在舉辦世客會后,河源的名氣越來越大,客家文化開始走向復興。河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些方面甚至超過興(寧)梅(州)地區。近年來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尤其在挖掘、保護、弘揚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上作出積極努力并取得豐厚成效。
對我市文化建設,柳忠秧建議,在廣東提出建設文化強省的大背景下,河源可打造“文明圣地”。因為,河源文明橫貫萬古,從遠古文明(以恐龍文化為代表的史前文明)到以客家文化(耕讀傳家,風骨血性,興文重教等)貫穿的史詩般的上古、中古及近現代文明(啟蒙開拓,變革圖強,愛國主義等),客家河源傲立青史,古邑文明華光長照,足以成為地域文明的煌煌圣地。
近年來,我市提出“ 三反理念”,努力實現“三大崛起”(經濟、文化、生態),建設“幸福河源”。對此,柳忠秧給出積極評價。他說,河源以“客家古邑”為城市定位,通過文化立市,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從而實施“文化河源”戰略。其次,河源擁有生態資源這筆巨大財富,生態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河源借此實施“生態河源”戰略,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河源優美的城市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進一步凸顯河源的城市魅力,河源已然成為宜居、宜旅游、宜創業的美麗家園。
柳忠秧簡介
著名詩人、文化學者,主要從事公益性文化、教育事業,任云深書院院長;另兼任岳陽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文學顧問、中華經濟發展交流協會高級文化顧問、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副院長等職;代表作有《楚歌》、《嶺南歌》、《國騷》、《天下洞庭天下樓》等;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廣東省、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更多信息詳見河源民生論壇:http://bbs.hynews.org/thread-288325-1-1.html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