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措施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建立四級監督體系
東源縣義合鎮干凈整潔的街道。各縣區將結合創建宜居城鄉等工作,積極開展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和生態環境整治。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如何治理農村垃圾,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我市開始嘗試破題之舉,專門出臺考核方案,對縣區進行綜合考核,對連續兩年考核排名最后的縣區“一把手”實行誡勉談話。前天,市政府與各縣區簽定責任書,全面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專項行動。
多舉措完善設施建設
解決農村垃圾問題,首當其沖是硬件設施的建設和完善。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將完成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專項規劃,在全市各鄉鎮建設1 座以上生活垃圾轉運站,各自然村建成1 個以上垃圾收集點;到2013 年,各縣區至少建成1 座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或焚燒廠,實現一縣一場, 2014年起全部投入正常運營。
不過,就農村環衛設施建設與完善的問題,部分鄉鎮干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反映,農村垃圾的最大問題在于缺乏資金,單單靠鎮(鄉)政府、村委會等方面的投入顯然不現實。值得欣慰的是,為確保此次城鄉清潔行動取得成效,我市專門制定了以獎代補的資金支持方案,從市財政預算中撥出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各縣區環衛設施的建設,對在2014 年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或焚燒廠并投入正常運營的縣區,給予100萬元的補助;對在今年底前完成轉運站建設的鄉鎮,給予每個轉運站10萬元補助。此外,還有其他多種形式的資金補助。
建立四級監督體系
資金瓶頸的問題得以破解,但行動該如何開展?市委書記何忠友指出,要將“大清潔、鄉村美”農村清潔工程列為“三賽”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完善督查制度,由市督查縣、縣督查鎮、鎮督查村,村督查戶,一旦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逐步形成市、縣、鎮、村四級監督體系,確保步步有落實,項項抓到位,不斷把農村清潔工程推向深入。
如何強化督辦,使行動得以有效推進和落實?記者了解到,我市將建立“大清潔、鄉村美”農村清潔工程督查制度,從市直各單位抽調人員組成督查組,根據各縣區、鄉鎮、村工作方案,采取專項督查和明查暗訪等形式,對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領導重視、進展迅速、效果明顯的將給予表彰鼓勵,對組織領導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則進行通報批評,特別是對工作持續靠后并產生惡劣影響的將實行誡勉談話、黃牌警告。
“一把手”或被誡勉談話
工作落實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全市“大清潔、鄉村美”農村清潔工程的開展和成效。而檢驗工作是否落實到位的依據,在于從嚴考核。
對此,我市專門出臺考核方案,對縣區進行綜合考核。“對組織領導、工作計劃、經費落實、宣傳發動等11 項內容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工作實績,依據考核實績兌現獎懲。”副市長李揚達說,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進展快、效果明顯的縣區,我市將予以通報表揚并給予獎勵;反之,我市將予以通報批評,同時對連續兩年考核排名最后的縣區“一把手”實行誡勉談話。此外,在此次大行動中措施得力、效果明顯,并于今年9 月 30 日前完成目標任務的縣區,我市將給予通報表揚并一次性獎勵 100萬元。
目的在于創建宜居鄉村
農村清潔工程專項行動,不僅僅是為了使“三邊”(路邊、河邊、池邊)區域的垃圾得到根本治理,更重要的是,通過開展此項行動,切實改變農村面貌,建設生態文明的宜居鄉村。
“要把農村清潔工程建成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健康工程’、 ‘幸福工程’,努力開創我市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局面。”何忠友說,在開展專項行動的過程中,各縣區要將此次專項規劃與創建宜居城鄉、宜居村鎮“六個一”、打造名鎮名村示范村、文明村等工作結合起來,積極開展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和生態環境整治建設,突出抓好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莊綠化、路街亮化和室內外凈化,改善村容村貌,提升農村整體形象,建設環境優美和諧的農村新社區。
本報記者 吳志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