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有支晚報義工隊
到達株洲的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去株洲晚報社參觀學習。一進報社大門,便見好些身著紅色統一服裝的人在穿梭忙碌。走近一看,只見他們的衣服上都印有“晚報義工”的字樣。正是這群可愛的人,為這個城市的文明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不斷壯大的義工隊伍
“晚報義工”是“株州晚報義工聯合會”的簡稱,成立于2005 年12 月,是由報社撥款、民間捐贈、政府資助等形式作為經費來源的一個注冊民間公益組織。辦公地點設在株洲晚報編輯部。義工們只要參加過5次義工活動和一次培訓就可注冊成為正式義工,不需要繳納會費。
自成立以來,株洲晚報義工聯開展了眾多的活動。僅去年一年,其社會服務部就組織開展了近300 次義工活動,全年參加義工活動的人數將近6000 人。對于義工們的活動,株洲晚報都給予多角度的報道。這些報道進一步擴大了義工的影響,塑造了義工良好的社會形象,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義工隊伍的行列。比如到去年底為止,該組織的注冊義工團隊就有5000多人,義工個人有近600人。
為城市帶來無數溫暖
在株洲晚報義工聯開展的眾多活動中,有幾項持久而重大的活動。例如“螢火蟲公益助學行動”,這項始于2009年的活動,到去年,已經有150多名貧困孩子接受了“螢火蟲公益助學行動”的資助;“徒步湘江環保毅行”活動,這項活動始于2007年,由開始單純的環保宣傳到后來既宣傳環保,又一路籌集善款。活動影響非常大,參與人數從最初的200人發展到去年的1800多人。收到的愛心款全部用于螢火蟲公益助學活動。許多市民就是通過這項活動認識和加入義工組織的。
還有社區少年宮活動。社區少年宮是由株洲市教育局主管,社區居委會主辦,株洲晚報義工聯承辦,并整合部分學校和社會上的資源搭建的一個孩子開心活動場所,以“家庭互助同盟小組”的形式,組織家長、孩子和義工、老師、優秀學生、親子教育專家團隊、心理咨詢師團隊等一起,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針對“孩子健康成長”方面設計策劃活動與課程,開展課后輔導、課外閱讀、古典經典閱讀、文體活動、科普教育、手工制作、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社區家庭教育沙龍、文藝活動等課程,以培養和激發孩子們的各種能力。
此外,株洲晚報義工聯還開展了一些便民活動,比如在湘江風光帶設立“學雷鋒便民利民志愿服務站”、“株洲湘江風光帶晚報義工服務站”文明傘借還點,前后提供了650 把文明傘供市民臨時借用。在這些服務站點的文明傘架上,人們能看到“需要時請取走,方便時請送還”的溫馨提示。這些站點和提示給整個城市帶來了春風般的溫暖,營造了良好的城市文明氛圍。
內部也注重人文關懷
由于義工組織健全、制度完善、活動開展影響大,2010 年,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欄目組對株洲晚報義工聯進行了為期7 天的采訪報道。
株洲晚報義工聯組織不斷壯大的原因,除該組織關注社會、關愛他人、奉獻愛心的感召力外,還在于該組織對義工自身的關愛。義工組織內部也注重人文關懷。義工生日時,除了在論壇和群里發送生日祝福,組織當月生日義工慶生外,還在注冊義工生日當天發送祝福短信到手機上,傳達義工聯的關心與感激,同時提醒義工繼續參加活動,也會給達到考核要求的義工寄發感謝信,并對其單位表彰義工的愛心與付出。義工有困難時,義工聯會盡力相助。此外,義工聯還對義工們進行各種分層次的免費培訓,比如手語培訓、康復培訓、急救知識培訓、電腦知識培訓、健康養生講座等,配備專業的培訓講師。這些人文關懷極大地提高了組織的凝聚力,給義工們一種歸宿感。
本報記者 劉忠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