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黨員發揮余熱助人為樂資助貧困生求學捐書給學校
正在看書的李楚老人。
“人老了,隨時會面對死亡!不過,我們何必為年齡發愁?!何必因一個‘老’字,就止住人生繼續前進的腳步呢?!‘人間重晚晴’。只要發揮余熱,助人為樂,‘春蠶到死絲方盡’,不管壽命是多是少,都是幸福的。”這是摘自李楚自己書中的一段話。這位95 歲的老黨員,一向關心教育事業,并把它當做離休之后繼續發揚黨員模范作用的一項工作對待。這不,日前他又向河職院圖書館捐贈了一批書籍和3000元現金。
幫助貧困孩子讀書
說起李楚老人,上城社區附近的居民都肅然起敬。老人家今年 95 歲高齡,可是身體依然硬朗,思維清晰,每晚都要準時收看《新聞聯播》。昨日,記者幾經周折來到李楚老人家中采訪。
李楚是廣東興寧人,于1938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戰爭年代主要在連平縣從事革命工作,解放后被調到河源任職,工作上一直盡忠職守。1980 年,李楚離休,除了平日里寫寫文章之外,他還熱心于公益事業。據介紹,1994 年老人在一份宣傳資料上無意得知江西等地的許多孩子因為貧困上不了學,便參加了當時的“希望工程—百萬愛心行動”,結對資助了一名外地的小學生謝秀增,讓這名殘疾學生得以繼續求學。
此后,他陸陸續續又資助了4 個貧困生,不僅給他們寄去了生活費和學費,還經常與他們書信聯系,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后來,受助孩子寄來的信件被整理,發表在李楚出版的書籍中。
“敬愛的李楚大爺:您好!您資助我們本學期讀書的340 元匯款,我們收到了,請您放心,不要掛念。在您的資助下,解決了我們上學念書的困難,您的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我們將永遠銘記在心,永不忘懷,長大后一定報答您的恩情。”李楚老人欣喜地翻開書,向記者介紹信中內容。
老黨員的“春天里”
李楚的兒子李華強說,父親剛剛離休的時候,他們住的房子是一套舊房子,家里的家具都是舊的,年邁的父親穿著舊衣舊鞋,經常在悶熱的臥室里寫作,當時房間就只有一部舊電風扇。即使是現在,老人家每天三餐也是粗茶淡飯,記者看到,李楚老人平時所抄錄紙張中的字體很小,而且每張紙都是寫滿之后才肯換,“父親一向都很節儉的”,李華強說。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勤儉的老人,用省下來的12000 多元資助了 5 個外地的貧困孩子上學,并先后向河職院圖書館捐獻了自己的 400 多本藏書,以及用于購書的 5000 元錢。而且,他每年向老家興寧的老人協會活動中心圖書館捐書。此外,幾年前興寧建解放歷史紀念館,李楚老人也捐助了 18000元。
當記者問老人,為何如此年邁還有精力去關心教育事業時,老人說他入黨之后就謹記“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宗旨,如今只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別人,盡一個退休黨員的責任。
離休后的李楚老人,除了經常收藏一些文學類、哲學類書籍之外,他還自己寫書,出版了《往事憶述錄》等六部著作,獲得“廣東省老有所為奉獻獎”,被評為中共源城區委優秀共產黨員。據了解,他的主要事跡還被《紅色中國大型系列圖書》編委會選入《紅色人物》一書。
本報記者 吳奕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