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河源市六屆二次會議為打造“廣東綠谷”建言獻策
市政協主席龔佐林為新增補的六屆市政協常務委員頒發當選證書并合影。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委員們踴躍發言,工作人員舉牌提醒把握發言時間。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本報訊(記者 黃仕忠)前日下午,為期兩天的政協河源市六屆二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在市會議中心勝利閉幕。市委書記何忠友在閉幕大會上提出,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把握新形勢,適應新要求,繼續發揮優勢,更加奮發有為,與全市人民一道,奮力打造“廣東綠谷”,加快建成小康社會。
大會通過了政協河源市六屆二次會議決議,市政協主席龔佐林向新增補的六屆市政協常務委員頒發了當選證書。兩天的會議,與會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圍繞促進河源科學發展,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幸福導向型產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中心城區提質擴容、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優化政務環境、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建睿智之言,謀務實之策,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何忠友在閉幕大會上充分肯定了市政協過去一年的工作。他指出,一年來,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責,做到協商議政有成果、民主監督有特色、關注民生有作為、民主團結有朝氣,為推動河源科學發展貢獻智慧力量,為河源的建設添磚加瓦。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市委六屆三次全會吹響了打造“廣東綠谷”、建設幸福河源的嘹亮號角。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歷史機遇、肩負新的歷史使命,何忠友希望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深入領會十八大精神,在發展協商民主上有更大作為;更加給力打造“廣東綠谷”,在推動科學發展上有更大作為;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在維民權促民利上有更大作為;自覺加強政協自身建設,在提高履職能力上有更大作為。
何忠友強調,今年是我市全面部署打造“廣東綠谷”的開篇之年,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增強大局意識、發展意識,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自覺服務發展大局,為打造 “廣東綠谷”打氣鼓勁、建言謀策,凝聚推動河源科學發展的正能量。同時,各級黨委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人民政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加強和改善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做到思想上重視、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努力推動政協事業健康發展。
會場裝扮簡樸,討論談實情求實效
“兩會”樸素務實新風拂面
本報訊(記者 劉曦)沒有紅地毯、沒有花團錦簇……連日來,市人大六屆三次會議和政協河源市六屆二次會議在市區相繼召開,簡單樸素的裝扮讓與會人士耳目一新,紛紛表示贊同。
據悉,今年我市“兩會”積極響應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要求,本著轉會風改作風的原則,會期均比往年縮短,人大會議由以往的3 天半縮短至2 天半,政協會議由以往的3 天縮短至2 天。同時,會議簡化部分程序,不擺鮮花氣球、不上臺領獎、不發公文包、不搞宴請聚會,厲行簡樸之風。
“以前每年過來市政協開會,都會收到一個裝資料的牛皮包,一年一個,幾年下來我家堆放了很多包,都不知道干什么用。”談及今年用簡單的紙袋裝文件,市政協委員張俊生連連稱好。
在市政協委員駐地的自助餐廳里,記者看到,各政協委員紛紛加入到“光盤”行動中來,吃多少取多少,用實際行動厲行勤儉節約的好風氣。“以往兩會就餐時都是吃圍餐,離桌時至少剩下三分之一的菜,我們這次全是自助餐,每次吃完我也很注意觀察,基本上都吃得所剩無幾,屬于名副其實的‘光盤族’,減少了舌尖上的浪費,我覺得非常好。”市政協委員鄒志羨說。
在今年兩會的會場上,記者留意到,市會議中心僅懸掛了一條會議橫幅,沒有懸掛氣球,會場也沒有如往年一樣鋪設紅地毯。以往在主席臺、發言臺上會擺放鮮花,但此次整個會場難尋鮮花蹤影,就連綠色植物也沒有。在政協委員分組討論的會場,記者看到條形桌上只鋪上墨綠色的桌布,每個位置只有茶杯、鉛筆和便箋紙。
除了在辦公費用上的節衣縮食外,會議文風也體現出新特點。在報告、發言的字數和時長上有所精簡,特別是“兩會”工作報告等文風樸實、言簡意賅。代表、委員分組討論時,也大力提倡議實事、談實情、求實效,務實高效節儉之風貫穿會議始終。
提案辦復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
17件提案受大會表彰
本報訊(記者 劉曦)在2 月1 日召開的政協河源市六屆二次會議上,政協河源市六屆一次會議以來的7 件優秀提案、10件表揚提案受到大會表彰。
自政協河源市六屆一次會議以來,市政協共收到提案109 件,經審查,立案101 件。全部立案提案于 2012年10月底辦復完畢,委員對提案辦復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為樹立榜樣,激勵先進,進一步調動委員撰寫提案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提案質量,經政協河源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八次主席會議審議決定,大會對繆國健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學前教育管理和規劃的提案》等7 件優秀提案,楊森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城市道路設置自行車專用道的提案》等 10件表揚提案予以表彰。
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熱情高漲
提案數量比上次會議翻了一番
本報訊(記者 黃仕忠)政協河源市六屆二次會議期間,出席會議的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熱情高漲,積極性強,撰寫提案踴躍,大會共收到提案222 件,比政協河源市六屆一次會議的109 件提案翻一番。提案質量明顯提高,聚目熱點、關注焦點是今年提案的一大特色。
這次會議提出提案的委員有 316人次,參與提出提案的委員共189 人,其中民主黨派提出的提案6件,政協各專門委員會提出的提案17件,聯名提案36 件,其他委員提出的提案 163 件。按提案類別分,有關經濟市政建設方面的提案102 件,占提案總數的45.9%;科教文衛體環保方面的提案72 件,占提案總數的32.5%;政法統戰勞動人事保障方面的提案34 件,占提案總數的15.3%;其他方面的提案14件,占提案總數的6.3%。
這些提案中絕大多數提案是在經過深入細致的調研論證、掌握大量第一資料的基礎上形成的,選題準確,言之有據,建議切實可行。主要涉及打造“廣東綠谷”、加快我市經濟轉型升級、推進我市農村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加強我市基礎建設、健全醫療服務保障體系、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推進教育強市、整合文化資源、弘揚客家文化等重大民生問題。如政協委員何唯平一人提出了六個提案,包括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效健康發展、建設綠色生態公路、打造美麗河源、解決市高新區技術技能人才子女上學難題等。
代表委員與青少年“面對面”
共話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本報訊(記者 周秦)“請問叔叔阿姨,怎樣才能做到全面發展?”在2 日下午舉行的“青春參與兩會·共建幸福河源”——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河源青少年、志愿者“面對面”活動中,受邀參加活動的嘉賓對此展開熱議。
“你覺得全面發展是什么?”當市人大代表、連平縣第一小學校長林慧萍反問學生代表,得出的答案可謂五花八門,“各方面比別人優秀。”“德智體美勞都好。”“具備自我生存能力。”聽完這些回答,林慧萍微笑著說,中小學生能做到“六個學會”就可以了,“這些都是學校的教育目標,全面發展并不神秘。”
市政協委員、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曾淑梅認為,不要什么都拿來跟人比,自己覺得每天有進步就好。 “接過兩位的話,我來說幾句。”市人大代表、教師顧貴清直言,很多同學由于成績不理想,對未來感到迷茫,建議同學們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很多高三學生完成學習后,仍然可以走出教室曬太陽、散步。”
“怎樣才能不迷茫?”面對學生的反問,市人大代表、廣東霸王花集團執行總裁朱榮業認為,學習成績是體現全面發展的一方面,要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培養興趣特長充實自己。作為年輕企業家,朱榮業建議青少年樹立信心,做到善于總結,不斷充實自己。
據悉,本次活動共邀請4 名市人大代表、2 名市政協委員及中小學生、大學生、輔導員和網友代表約20 人參加。記者現場看到,提問機會多向中小學生代表傾斜,內容涉及成才成長、英語學習、就業擇業、青少年心理健康等。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