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擬大力宣傳 “文化旅游”品牌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吳建章 吳煥逸 今年是徐旭曾發表《豐湖雜記》200 周年,《豐湖雜記》也被學界譽為“客家人宣言”。最近,不少客家研究學者專程到和平縣下車鎮興隆村徐旭曾故居參觀留影。記者昨日從和平縣獲悉,接下來計劃加大對包括徐旭曾客家學術思想在內的和平客家文化、和文化、陽明文化、溫泉文化等的開發力度,大力宣傳文化旅游品牌,推動和平經濟發展。
據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表明,和平除了是“客家人宣言”的誕生地之外,還是東江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陽明心學的實踐地之一。據悉,目前廣東已發現代表東江文明的古遺跡我市有138處,惠州、東莞、深圳各10余處,而在和平縣確認的代表性古遺址多達116 處,標識東江起源的早期古代遺址(新時期時代至春秋戰國)占比例達到95%,集中分布在東江兩岸,其中大壩鎮的丘陵小盆地更是古代遺址的集中分布地區。和平也是陽明心學的實踐地之一。明正德年間,王陽明奏請朝廷設置和平縣后,運用其心學的社會管理思想與理念,以儒學教化百姓,希冀當地百姓寬和平易,在和平實踐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學思想,和平境內至今仍保存眾多王陽明的遺跡。
記者從下車鎮政府了解到,徐旭曾故居所在的興隆村已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以徐旭曾倡建的文昌閣為基礎興建的下車文昌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目前已對外免費開放。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