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健康管理意識增強 公共營養師這個職業漸受寵
飯,人人都要吃,可如何把飯吃得科學,卻未必人人都知道。近年來,一個新興的教你“科學吃”的行當應運而生:公共營養師。在河源,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營養師?他們又是怎么對服務對象進行健康咨詢?他們的市場怎么樣?日前,記者來到了剛成立不久的河源市營養師協會,了解營養師這個族群。
考證,不為就業為家人
“在我市,營養師數量并不多,估計在 100 個以下,不過,卻有越來越火的趨勢。” 河源市營養師協會秘書長張進步說,該協會與南方醫科大學合作,為市民報考公共營養師證書提供報名培訓點,報考人數每年遞增。據了解,2013 年及2014 年,河源由于報考人數不足30 人,只能到梅州拼班一起培訓,可是今年,河源已經足夠人數開班了。而且,培訓時還有營養學愛好者前來旁聽蹭課,旁聽是免費的,人數也在遞增。
在報名者中,有想考證找工作的,有想考證開公司的,但更多的,是想考個證給家人親朋健康送福。記者了解到,在2014 年的那一期培訓中,有15 位女士,其中 10 位是家庭主婦,她們為了自己和家人來學習營養和養生知識,學習科學合理飲食,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來自東源的梁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的證書,是為了3 個小孩考的,她想幫寶寶補充營養,制定營養餐,當時,她挺著大肚子參加培訓,最后成為8 個取得證書的女學員之一。
市民阮女士則是今年的學員,她說,以前辛辛苦苦做出一桌飯菜,孩子老公不愛吃,參加營養師培訓班后,菜肴不僅做得色香味俱全,而且營養搭配合理,全家人都覺得在家吃飯是大飽口福。“這證書含金量高又實用,我一定要考到。”目前,阮女士正在緊張復習中,閑來無事,她總跑到協會辦公室,向這里的前輩請教。
營養理念普及市民
“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現在市民已開始關注自己的飲食營養。”張進步告訴記者,注意自己的營養,食品就是最好的醫藥。“大多數的市民認為,只有好吃的、貴的、大補的食品才是有營養的,也有部分市民覺得,講究營養是有錢人的事,沒錢人吃飽就可以了。其實,這都是市民對營養理解的誤區,作為營養師,我們的工作就是要糾正這些誤區,為市民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
據了解,營養師協會還走進小區,為廣大市民做營養健康知識的宣講,引導市民的飲食觀念從過去“吃飽求生存、吃好求口味” 向“吃好求健康”發展。今年,他們還計劃走進工廠、學校和幼兒園,幫助市民做健康指導。同時,營養師還傳播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營養師前景廣闊
我國《國民營養條例》規定:幼兒園、學校等單位要配備營養師,設有100 人餐位的餐廳,如大型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食堂,也必須配備一名營養配餐員。雖然受我市經濟發展的影響,這一條例在我市還未能實施,但是,伴隨著市民對營養師的認識不斷清晰,前來咨詢的市民也越來越多,甚至已經有企業認識到營養配餐的重要性。
萬綠湖一家漁莊的營養分析,是張進步成為營養師以來接的第一個單,根據該漁莊的食材,張進步將制作出一份報告,內容是關于各種食材的營養、不足及適宜人群,配搭出一份健康的菜單。對于成為營養師以來的這一小小進展,張進步已經很滿意。“營養師的市場前景將無限廣闊!”張進步對該職業滿懷信心。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