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哪些事值得河源市民期待
彭建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陳仕平 攝
昨日,河源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市會議中心開幕,市長彭建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14 年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部署謀劃2015 年工作。2015 年,我市將如何發展呢?
2015年,哪些事值得期待?
【交通】汕湛、大廣高速河源段建成通車
回顧2014 年,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高鐵、高速、國道、省道,處處都有喜人的成績。展望2015 年,我市將繼續大力推進交通路網建設,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根據預期計劃,在2012 年動工的汕湛、大廣高速公路河源段將在今年建成通車,屆時我市將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
此外,今年我市還將推動河惠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紫金至惠州段開工建設,推動贛深客運專線早日動工建設等,堅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增強支撐城市加快發展的能力。
【工業】構建“兩核心”“三基地”戰略平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我市要大力推進戰略平臺建設的目標:要搶抓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和對口幫扶的機遇,構建國家級高新區、深河產業城 “兩核心”,水資源產業、東源硅產業、龍川空氣能“三基地”的戰略平臺格局。我市將加大對五大平臺基礎設施、產業配套、項目引進、人才資源等方面的扶持投入,以主動適應新常態的姿態,打造我市調結構促轉型、贏得未來競爭的戰略平臺。
【城鎮化】全力推進江東新區建設
江東新區是我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重要抓手,也是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去年,江東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全面啟動了新區建設步伐。在今年,我市將全力推進江東新區建設,加快征地拆遷步伐,力爭完成城市起步區4.5平方公里、產業園區3.4平方公里,同時加快推進勝利小學改造、省道S242線東環路口至公安基地段改造、東江東路、黃岡中學、安置小區等項目建設;加大項目引進力度,力爭簽約項目20 個以上、動工項目10 個以上,完成項目總投資40億元。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市提出要完善東城中西片區基礎設施配套。通過一年的努力,我市完成了新城中西片區13 條市政道路的升級改造。今年,我市再次提出“西優”戰略,繼續對西城片區的基礎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或規劃建設,提升城市西片區功能水平。
同時,我市將推進實施“七路三園三廣場”建設改造工程,除了十件實事里提及的 7 條道路外,我市還將對客家文化公園三期、兒童公園、東江灣公園等“三園”,以及市民廣場、老城太陽廣場、月亮廣場等“三廣場”進行建設改造,加快推進老城區、寶源片區等雨污分流工程建設,提升中心城區功能,以彰顯城市魅力。
【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去年我市充分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切實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7 元。今年我市還將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環境改善為核心,逐步把農村建設成為美好家園。
特別在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上,我市提出要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政策性收入。我市將通過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落實好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
【生態】新增4個大氣監測點
今年,我市將生態建設和大氣治理列入十件民生實事當中,提出要完成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任務83.42 萬畝,完成省下達的淘汰、替代和治理高污染工業鍋爐任務,淘汰營運黃標車5081 輛。
在生態建設上,我市還將嚴格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確保排放量實現“十二五” 控制目標。此外,為加強空氣質量的監測,今年我市還將新增4 個大氣監測點。
劉曦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