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強經濟筑坦途力爭“綠富共贏”
縣委書記鐘明(右二)和縣長俞志鋒(左二)到工業園指導園區擴園工作。
閱讀提示:
園區經濟提速升溫,高速通車指日可待,民生工程深得民心。2015 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經濟王旗變幻、風云激蕩。面對外部經濟復雜多變、礦產經濟下滑的壓力,連平縣積極應對困難挑戰,迎難而上加快發展,以“三賽”為指揮棒,緊扣“三大抓手”不放松,突出產業發展和交通建設兩大重點,夯實社會穩定和隊伍建設兩大保障,低頭拉車,埋頭苦干,努力克服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在全縣掀起了新一輪發展熱潮,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開花結果”。
工業發展篇
數說經濟:今年上半年,連平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1.5 億元,同比增長 6.9%;完成工業增加值23.1 億元,同比增長5.7%;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3 億元,同比增長12.7%。全縣農業總產值、實際利用外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入、重點項目建設增速全市排名第2。
抓住工業發展的“牛鼻子”
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地處山區的連平既面臨著重大的挑戰,也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以及礦產經濟下滑的巨大壓力,連平該如何突破重圍,將經濟后發轉變為先發,真正實現跨越發展?連平的發展,短板在工業,出路也在工業。只有抓牢工業經濟這個發展的“牛鼻子”,解決好“工業短板”這個痼疾,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連平的落后面貌。如何才能消除“工業短板”痼疾,走出一條連平的致富之路?近年來,連平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找到了一條自己的工業之路:要破發展難題,關鍵就是要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把園區擴容和項目建設作為突破口,促進連平工業園區經濟的騰飛。
招商引資:1-9月新簽約項目23宗
產業園區是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是實現“工業立縣、工業強縣”的必經之路。招商引資是當前應對經濟下行的助推器,也是引進工業經濟新鮮“血液”,推動連平實現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因此,招商引資一直是連平黨政的“一把手” 工程。
有了好的園區平臺,才能吸引好的項目安家落戶。今年5月,連平縣生態工業園獲得省產業集聚發展區的認定,讓連平迎來了工業發展的新機遇。為此,連平縣以晉升“省隊”為新契機,發揮自身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采取多批次、專業化、小分隊的方法,開展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代理招商等,努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并發揮大項目的帶動作用,吸引下游產業到連平投資,形成產業鏈條。
今年以來,連平縣攻堅克難,埋頭苦干,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豐碩成果。記者從連平縣工業園獲悉,1-9月,該縣兩園兩邨在談項目28宗(包括自建和共建),合同投資額86.728億元;新簽約項目23宗,合同投資額47.728億元,其中 3-10億元項目5宗,完成市下達任務83%。截至目前,連平縣已先后引進了一批電子科技、新材料制造、優勢資源加工等產業項目,并通過推動項目動工投產,使全縣非礦產業的產值和稅收比重逐年加大,以此逐步破解連平經濟結構單一的發展難題。
南山公園改造后將為連平人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休閑、健身的娛樂場所。梁煥新 攝
基礎設施:投3.75億促園區擴容增效
走進連平縣生態工業園,隨處可見塔吊林立,挖掘機鐵臂齊揮,一幢幢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在這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中,我們仿佛能觸摸到連平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脈搏。
近年來,連平工業園區快速發展,截至目前,該縣兩園兩邨總規劃面積52.3平方公里,已開發 7.5平方公里,已落戶項目126個。其中連平生態工業園已開發3.5平方公里,落戶項目101個,投產項目64個,在建項目18個,籌建項目19個,合同投資額122.06億元,初步形成了電子科技、精密機械制造和綠色食品加工等3個主導產業。筑好巢,才能引鳳棲,大批項目的落戶,使得加強園區內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了當務之急。
今年,連平大力推進園區擴容增效,1-9月,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達到3.75億元,同比增長2.8倍;實現“三通一平”1平方公里,同比增長 2.3倍;園區工業投入15.19億元,其中設備投入 7.5億元;同時,投資6500萬元的園區污水處理廠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園區二期、三期道路,供電線路,給排水管道,通信光纜,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完成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了園區發展環境,拓寬了園區后續發展空間。
項目建設:年底投產項目要達15個
園區配套基礎設施跟上了,招商引資的步伐也能邁得更穩健。然而招商引資不能紙上談兵,項目引進來不能空放著,必須盡快落地建設和投產,才能使項目轉變為效益,才能推動經濟的發展。在加快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同時,連平縣全力解決項目落地難、用地難、用工難等問題,大力推進項目加快轉化,促進項目早日動工投產。
經過努力耕耘,1-9月,連平縣兩園兩邨新開工項目27宗(包括自建和共建),合同投資額 61.358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開工項目1宗(智美鋁業),提前完成年度任務,并當年完成投資 8.9862億元。此外,1-9月,兩園兩邨在建項目8 宗,新投產項目8宗,合同投資額10.65億元,當年完成投資5.9518 億元,完成市下達任務 119%,在全市排名第2。
距年底“大考”還有兩個多月,連平如何確保今年目標任務完成?為此,該縣提出要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爭先進位的工作總基調,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用活生態、資源等優勢,用足“三大工程”及中央蘇區政策紅利,力爭全年簽約投資總額65億元以上,確保全年竣工投產項目達到15宗以上,確保實現園區工業增加值、稅收增長30%以上,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大廣高速通車后,連平經濟社會發展將駛入“快車道”。周建華 攝
交通建設篇
高速公路條條看:◆大廣高速:全線橋梁樁基、路基和隧道工程、主線路面基層已基本完成,主線面層及房建、綠化、機電等工程正在加快施工,年底將實現通車。
◆汕昆高速:征地工作即將全面完成,拆遷工作已完成80%,力爭在11 月全面完成征地拆遷工作。全線已進場施工,計劃2017年底建成通車。
◆武深高速:今年6 月動工建設,已完成補償到戶面積938 畝,占任務的 58%,交地面積908畝,占任務的56%。計劃2018年建成通車。
◆連梅高速:連(平)梅(州)高速公路目前正在規劃論證,其中連平段全線27.5公里,現已將路線規劃方案上報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
高速公路“金梭”織就致富路
俗話說,路通財通。除了工業發展拉動經濟增長,高速公路建設也是促進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長期以來,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約,地處山區的連平交通比較落后,對外經濟發展交流滯后,發展空間狹小。粵東西北發展戰略號角吹響后,交通落后這只“攔路虎”逐漸失去了其制約連平發展的“爪牙”。大廣高速年底即將建成通車,汕昆、武深高速公路項目正強力推進,國省道升級改造完成在即……今年,連平的交通建設必將為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3條高速鋪就發展“藍圖”
2012年,大廣高速連平段正式破土動工,拉開了連平縣交通建設“攻堅戰”的大幕。目前,大廣高速公路連平段正圍繞年底建成通車的目標,加快推進各項建設,按照目前的進度,大廣高速連平段年底前實現通車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以大廣高速建成通車為標志,連平的經濟騰飛將插上有力的翅膀,連平人民盼望的致富之路即將駛上“快車道”。而汕昆、武深高速公路的強力推進,則讓連平的交通發展更添信心。汕昆、武深高速公路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高速公路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東省的重要出省通道。汕昆高速公路連平段全長73.35 公里,工程計劃投資75億元,設置忠信東、油溪、連平縣城東、連平縣城西和陂頭5個互通,同時在三角和元善鎮設置兩個立交樞紐互通,分別與粵贛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對接互通,是連平縣東西相連的一條“大動脈”。武深高速公路連平段全長17.88公里,工程計劃投資26億元,設置隆街停車區,預留崧嶺互通,是連平西南部重要出口通道,對連接珠三角的惠州與粵北的韶關交通意義重大。
從今年底至2018年,隨著大廣、汕昆、武深高速陸續建成通車,連平將建成“三縱一橫”高速公路網,成為“南接珠三角、北連大內陸”的粵東北重要交通樞紐,真正融入珠三角“兩小時經濟圈”。
面對鋪就在眼前的高速公路發展“藍圖”,連平人民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區位優勢的提升,必將對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對外開放、加快招商引資、提升區域競爭力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必將有力帶動連平工業、生態旅游業、現代農業和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必將有力推動連平實現跨越發展,真正把連平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將豐富資源變成綠色財富,實現“綠富共贏”。
打贏征地拆遷硬仗
為確保3條高速公路項目能順利推進,按時完成建設任務,不辜負連平百姓們的殷切期望,連平縣采取多項措施,為項目營造無障礙施工條件,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工作。目前,大廣高速通車在即,而汕昆、武深高速正處在征地拆遷的攻堅階段,要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必須首先打贏征地拆遷這場硬仗。
征地拆遷速度對汕昆、武深高速項目建設的影響至關重要,是項目建設推進的先決條件,更是項目按時實現建成通車目標的關鍵保障。面對汕昆高速7076畝征地任務這樣一場時間緊、任務重的硬仗,連平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推進會議,領導班子成員也多次深入征地拆遷現場辦公,為征地拆遷工作“問診把脈”。
連平縣通過級級壓實責任,層層抓好落實的方法,強力推進沿線各鎮的征地拆遷工作;同時,連平縣改進工作思路和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認真落實好征地拆遷補償政策,保證各項補償及時、足額兌現到位,決不允許拖欠、截留、挪用和隨意壓低各種補償安置費用,保障征地拆遷戶的合法權益。不僅如此,縣委縣政府還多次研究解決征地拆遷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妥善解決了征地拆遷工作的個案,以點促面,推進征地拆遷工作順利開展。
汕昆、武深高速公路連平段項目自啟動以來,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截至10月中旬,汕昆高速公路房屋拆遷已丈量面積62908平方米,丈量戶數258戶,已拆除戶數5戶,已確認墳墓4696座,遷移4546座。武深高速公路已完成補償到戶面積938畝,占任務的58%,交地面積908畝,占任務的56%。
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對整個連平縣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和經濟的拉動,以及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增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征地拆遷是場硬仗,但是連平人民對打贏這場硬仗,以及高速公路今后能為連平帶來的美好前景充滿信心。高速公路“開道”,連平的區位優勢將日益凸顯,投資環境日益優化,后發優勢進一步顯現,成為投資創業、休閑度假、宜居養生的一方寶地、一片熱土。
民生工程篇
民生成果惠及每一個百姓
不論是抓工業發展,還是抓交通建設,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改善民生,造福百姓。近年來,連平縣委縣政府一直把民生工程當做重中之重,立足于改善民生這個發展根本,切實抓好民生實事的落實,及時解決百姓關注較高、反映較多的問題,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隨著連平大交通、大發展時代的到來,現有的生活環境和許多設施已經不能滿足百姓的需求,因此,加快城鎮化發展就變得十分迫切。今年以來,連平啟動了一系列民生項目,大力推進城鎮提速發展,以連平新城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富民三路、元善鎮新中心小學、縣城“十字街”、新體育館、南山公園升級改造等建設。同時,抓住國道105 線、省道S341 線升級改造機遇,升級拓寬縣城過境道路、橋梁,改善城市環境,構建美麗宜居新連平。
民生工程事關百姓福祉,在工程推進方面,連平縣委縣政府更是不遺余力。今后,該縣將繼續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力爭讓民生成果惠及每一個連平百姓,讓未來的連平成為一個不僅有繁榮的工業經濟、致富的高速公路,更有宜居宜業人居環境的幸福連平。
正在緊張建設中的連平縣垃圾填埋場。
部分民生工程鏈接:
垃圾填埋場:立軍令狀確保任務完成
連平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建設是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一,也是連平縣正在全力推進的民生工程。垃圾填埋場的建設和運營將從根本上解決生活垃圾圍城等問題,達到治理環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目標,對保護連平生態、優化城市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據悉,連平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位于元善鎮留潭村舌麻坑,項目占地面積 500畝,工程計劃總投資1.1 億元,分二期建設。一期填埋區設計庫容為65.7 萬立方米,日處理生活垃圾130 噸,日處理污水90 立方米;二期填埋區庫容在一期基礎上擴展為 200 萬立方米,使用年限50 年。截至10 月 19 日,該項目累計投入資金6000 萬元,項目征地拆遷、進場主干道路基平整、雨水沉淀池、填埋區防滲膜及污水處理機械設備訂購合同等工作都已完成,正在加緊施工建設。
為加快垃圾填埋場項目的推進,該縣領導班子多次到項目現場,督促項目的進度、解決遇到的問題,還立下“軍令狀”,要求攻堅克難,按照時間表倒排工期,年底前必須完成建設任務,給百姓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
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施工,“十字街”即將舊貌換新顏。
“十字街”改造:提質擴容暖民心
對于連平人民來說,“十字街”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鎮化的到來,改造狹窄、老舊、擁堵的“十字街” 也變得迫切不已。“十字街”老城區改造項目是連平縣推進中心城鎮提質擴容的重要項目,是一項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因而在項目開展過程中,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據了解,縣城“十字街”改造項目征收補償工作共涉及單位16家、商戶92戶、租住戶70 戶,還涉及4個姓氏祠堂糾紛和一些歷史政策遺留問題,整個征收過程,補償標準沒有超出預期計劃,實現了“依法征收,和諧拆遷”。日前,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施工建設,一棟棟街邊商鋪、大廈正拔地而起,相信不久之后,“十字街”將會舊貌換新顏,成為連平人民新一代的記憶標志。
南山公園改造:為居民提供休閑場所
近日,連平縣南山公園升級改造工程正式動工。據悉,此次南山公園升級改造工程,是連平縣2015年為民辦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旨在為縣城附近的居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休閑、健身、娛樂環境。
南山公園是連平縣較早建成的公園,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公園的功能布局不盡合理、設施破損、植被老化等問題愈發顯現,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因此,該縣決定對公園進行升級改造,并列入今年十件實事之一。據了解,本次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休閑環山綠道及配套設施、水電設施和景觀建筑等方面的建設,規劃整段綠道工程長約2000米,有9個建筑節點,占地面積8406平方米,預計將在年底完成建設。
本報記者 謝素嬋/文 譚興孚/圖 特約記者 謝鑫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