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將不再“可望而不可玩”
“待字閨中”的翠山竹海吸引了不少游客。
茫茫竹海,令人賞心悅目;一陣風拂過,綠波蕩漾;谷底,幾座磚瓦老屋點綴在竹海里,顯得格外寧靜。也許過不了多久,這些老屋將不再沉寂,將成為驢友和攝友游玩的“天堂”。記者昨日從和平了解到,作為和平“新八景” 之一的翠山竹海將不再“可望而不可玩”!日前由和平縣委書記、縣長陳勁松主持召開的全縣規劃委員會成員單位會議,討論通過了上陵鎮翠山竹海游步道景觀項目的初步設計方案。該項目以休閑養生、徒步健身、親近自然為主,規劃總面積90 萬平方米,游人容量估計5000人規模。
雖“待字閨中”仍吸引力十足
熟悉的市民可能知道,駕車經粵贛高速公路一進入和平縣上陵鎮境內,就會發現公路兩邊的山都是郁郁蔥蔥的竹子。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上陵全鎮毛竹種植面積12 萬畝,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毛竹林基地。上陵的竹子,以“翠山竹海”聞名,這是一道以翠山村萬畝竹林為主體形成的純天然風景。走進竹海,漫山遍野都是手腕粗的竹子,它們用翠綠的枝葉擋住烈日,使下面的人感覺不到半點炎熱,加上空氣清新,讓人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沿著蜿蜒曲折的小徑往上走,滿眼皆綠,竹香撲鼻,在茂密的竹林間,時聞鳥語,時見泉水淙淙。登高望遠,大片竹林,連綿幾十里,讓人流連忘返。
據和平縣旅游局局長朱德富告訴記者,翠山竹海雖“待字閨中”,但其秀麗美景亦吸引了珠三角不少愛好攝影的朋友前來游玩,每個月都有不少。
將打造翠山竹海新景
據了解,為配合“深圳東進河源南融”發展戰略,和平縣下大力氣抓好途經該縣的贛深高鐵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為高鐵年內動工建設營造放心的施工環境。在此基礎上,和平縣還苦練內功,在全縣掀起了民生工程建設的熱潮,打造深惠莞等游客的“后花園”。目前,該縣和平河一河兩岸、福和文化體育廣場、福和公園、翠山竹海建設等幾大民生工程齊頭并進,進展順利。
陳勁松表示,目前和平縣可供市民休閑健身的場所除了陽明公園和和平河一河兩岸外,還有正在建設之中的福和公園和即將投入建設的福和文化體育廣場,這4 個場所可滿足縣城居民日常休閑健身的需要;而翠山竹海游步道則可滿足市民周末休閑健身的需要,并為外地游客提供一個新景點,促進和平“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服務功能的完善。對此,陳勁松要求,上陵鎮及縣直相關部門、設計單位要充分調研,多聽取意見建議,在盡量保留原生態的基礎上,開發利用好資源優勢,做好竹文章,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同時,要對翠山竹海游步道內的公廁、驛站、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的設計方案進行再優化,充分體現人性化。
記者了解到,上陵鎮翠山竹海游步道景觀項目規劃地點位于上陵鎮翠山村,擬打造成集商貿、創業、人居、休閑、娛樂為一體,融合風情鄉村、產業基地、自然溪流、田園風光、鄉村公園、林盤人居等形態,環境優美、配套齊全、兼具優美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的特色產業基地、鄉村旅游休閑勝地和新農村綜合體示范樣本工程。主游步道長3.6公里,次游步道長1.75公里,道路、廣場硬化率3%。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吳建章 吳煥逸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