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與平安建設齊頭并進 和平多措并舉筑平安幸福縣
最近,深圳市福田區司法局結合自身職能,聯合公益組織維德法律服務中心,組織 “新雨計劃”志愿律師赴對口扶貧單位——和平縣林寨鎮樓鎮村開展扶貧普法支教活動,在農村青少年中播撒法治種子,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受到當地村民的歡迎。
記者昨日從和平縣了解到,近五年來,該縣統籌推進法治和平、平安和平建設,通過強內功、引“外援”等方式,大力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六五”普法活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等主要措施為載體,不斷提高平安和平法治水平,為和平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據統計,今年元月至9 月,全縣共立各類刑事案件356 起,立案數對比去年下降37.8%,全縣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
引“外援”,福田區“新雨”播種子
林寨樓鎮村僅有一所小學,目前有小學生178 名,有相當一部分是留守兒童,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道德和法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福田區司法局根據扶貧工作組掌握了解的情況,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作出組織 “新雨計劃”志愿律師赴和平開展扶貧支教活動的決定。
在支教活動中,“新雨計劃”志愿律師在樓鎮村中心小學講授了《什么是規則》的法治示范課。盡管樓鎮村小學教學條件艱苦,沒有演示PPT 用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但授課律師克服困難,將課件轉換形式帶到課堂上,讓樓鎮村的小學生感受了一堂新鮮的法治課。
強內功,“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
在以前,村民之間有了小矛盾,一般都是由村干部和村里的長者,進行協調化解。但是現在情況有了變化,處理這種小矛盾的一般由村里的法律顧問來幫助調解。翁培雄是陽明鎮新社村聘請的法律顧問,他每月都會在固定時間到新社村服務,給村民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他告訴記者,自己每月至少要提供8 小時以上的服務,村里一旦需要法律方面的服務,不管多忙,他都會趕過來為村民服務。如今,每個季度,新社村都要開辦法律專題講座,村民有法律方面的問題不懂的,他也會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新社村村民吳俊杰就嘗到了“一村一法律顧問”的甜頭。去年,吳俊杰與一保險公司因保險賠付而產生糾紛,在村法律顧問的幫助下,其糾紛得到了圓滿的解決,爭取到了應有的權益。
據了解,去年年底,和平縣就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全覆蓋。目前,包括來自深圳在內,市區、和平縣當地的15 家律師事務所38 名律師擔任全縣241 個村居法律顧問,形成了“日常有聯系、經常有活動、定期有服務”的法律服務模式,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法律服務,學法用法意識也得到了提升。
消滅盲區,構建三級法援網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縣積極構建縣鎮村三級法律援助網絡,深入實施“六五”普法工作,通過多種創新方式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提高廣大群眾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與此同時,該縣還將平安建設工作與法治建設工作緊密結合一起,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
據悉,今年以來,和平縣公安部門以開展“颶風2016”專項行動為總抓手,扎實做好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全縣的警情數、街面“雙搶”案件數對比去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趨勢。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吳煥逸 通訊員 吳海濤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