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字號”基地 發展林下經濟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曾淦章 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獲悉,今年我市將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因地制宜推廣各種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力爭“國字號”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綠富雙贏”發展戰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成為百姓致富的“綠色銀行”,積極引導林區群眾發展油茶、竹林、藥材、珍貴樹種等經濟林基地,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等林下經濟,建起了一批前景看好、帶動力強的綠色林業示范生產基地,成為農民致富的“金鑰匙”。據悉,目前全市有省林業龍頭企業21 家,種植油茶58 萬畝,種植毛竹60 萬畝,建立以森林自然景觀為主的生態旅游景區17 處,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野趣溝旅游區、連平九連山原始森林度假村先后被評為“廣東省森林生態旅游示范基地”。
林下經濟即是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河源豐富的森林資源在發展竹木、油茶、茶葉、南藥、苗木、花卉、盆景和森林生態旅游上的優勢明顯,空間很大。今年我市計劃建設5 個市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8 個縣(區)級示范基地,通過推進森林旅游業等四項措施提升林業經濟優勢,實現綠富共贏目標。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