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河源所有鄉鎮有望建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在我市廣大農村地區,不少農民的自建房造得宏偉大氣,但由于缺少審批環節,其實質卻屬于違法建筑。農村隨意建房的現象,既破壞了鄉村整體景觀,又容易產生土地糾紛,既反映了農民報建意識薄弱,又有規劃欠缺、監管失位的原因。記者昨日從市住建部門獲悉,從今年起,我市將全面推進全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革,在村鎮逐步建立健全規劃建設管理機構,并力爭在年底前覆蓋所有鄉鎮。
日前,記者從全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市城鄉面貌通過城市提質擴容和新型城鎮化等工作推進,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中心城區規劃面積達到775 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到 43.5 平方公里,建成區在過去5 年增加了6.6 平方公里。同時,各縣區城鄉面貌變化顯著,城市綠化、亮化、美化、凈化水平全面提升。
據介紹,當前我市城鄉規劃建設瓶頸集中在資金和征地拆遷兩個“老大難”問題上,且城市功能、民生城建、城市治理“三大短板” 并存。今后一段時期,我市城鄉規劃建設的主要任務,就是抓住省委省政府推動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構建深莞惠“3+2”都市圈的發展機遇,創新發展模式,完善發展機制,堅持以規劃為龍頭,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主線,破解“兩大瓶頸”,補好“三大短板”,不斷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質量水平。
此外,為遏制農村隨意建房現象,從今年起,我市將全面推進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革,通過適度下放管理權限、建立目標責任考核管理制度,力爭在年底實現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覆蓋到每一個鄉鎮,到2018 年全面完成我市城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近期建設規劃以及村莊規劃編制任務,實現全市村鎮規劃全覆蓋。
據悉,今年起,我市還將進一步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對經批準實施的規劃,堅決杜絕擅自調整容積率和改變用地性質的現象發生。對違反規劃強制性內容的建設行為,將實行掛牌督辦、依法查處,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