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三月|愛心之花遍地開
三月學雷鋒,愛心事跡遍地開花。連日來,河源各公益組織持續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慰問貧困戶及敬老院老人等系列公益活動,讓奉獻精神得到傳承。除了本地愛心公益團體開展活動外,深圳等地的志愿者也紛紛加入到這場愛心“戰役”中來,聯合我市志愿者到校園開展“愛心手拉手,成長心連心”活動。
讓人尤為感動的是,一名河源婦女走失8 年流落到河南,包括河源志愿者在內的多地志愿者愛心助力,終于幫她找到了家人。
教育類公益活動進校園
昨日,由深圳華獅TA002 志愿者團隊組織的“愛心手拉手,成長心連心”大型公益活動在雅居樂體育館舉行,源城區東湖實驗學校師生、家長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義工 800 多人歡聚在一起,共同參與“愛心手拉手,成長心連心”體驗式教育活動。
現場,學生、家長、老師和義工們的心融在了一起。“二人對話”是游戲內容之一,即讓所有人兩兩組成一對,然后手拉手互相說出心里話。這個環節觸動了學生和家長的心弦,大家敞開心扉,不少參與者紛紛拭淚,現場氛圍溫馨而感動。
據介紹,TA002“愛心手拉手,成長心連心”活動是由社會愛心人士自發組織,活動引用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所開創的體驗式學習方法,并且邀請了國內知名導師來加入,通過游戲、練習和分享三個環節讓所有參加者放下平日身份,從中學習及體驗自己與其他人的關系,讓青少年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多地志愿者助力8年尋親夢
“微信提示音不斷,電話接個不停,這種狀態已經持續3天了。” 遠在杭州建德的愛心志愿者小旭(化名)說道,“雖然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內心卻充滿了喜悅,因為自己的一個小小善舉,幫助河源一個家庭找回了失散8年的親人。”
大約在一周前,河南省周口市救助站在中國尋人協查網上傳了一條視頻,視頻中有一位四十多歲的邱女士聲稱自己來自河源,但是具體的信息又是用河源方言講的,無法辨析清楚,于是救助站呼吁網友幫忙尋找邱女士的親人。杭州志愿者小旭平時一直都有關注這個網站,他想起有幾個河源朋友,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他正式開啟助人尋親計劃。小旭首先讓朋友從視頻中大致提取出了幾個關鍵字:“河源、東源、白嶺頭、金溝灣……”,然后他根據這些關鍵字分別向河源源西街道辦和新江街道辦發起求助。兩個街道辦的相關負責人非常積極,先后給小旭提供了幾個村支書的聯系方式,村支書找來本地的老村民進行查看辨認,對相關視頻內容進行更為詳細的翻譯分析。
從河南周口到浙江杭州再到廣東河源,就這樣,一條跨越3 省的愛心尋親線悄然搭建了起來。小旭表示,河源群眾的愛心真的令他十分感動,自從發起了這個線索之后,很多河源人給他打電話或者通過信息提供線索支援。
在線索中斷的第二天,河源市紅十字會關注流浪人員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高勇軍獲悉此事后,與小旭取得了聯系。該志愿隊成立3 年以來,先后幫助過14 名流浪人員找到了家,可以說他們是一支有能力、有經驗的志愿隊伍。經過對現有線索的整理,高勇軍和一眾志愿者來到當地派出所、居委會以及20 多戶居民家中進行走訪,最后終于在源城區的石坪路找到了邱女士的兒女。
大家從邱女士的兒女口中得知,8 年前的一天,邱女士上街買菜,之后就沒有了音信,邱女士此前有過精神病史,走失時雖然已經康復一段時間,但可能因為某些外界因素刺激發了病?嗫嗾覍ち8 年的親人終于找到,邱女士一家對所有提供幫助的人心存感恩。截至記者發稿時止,他們已與周口救助站取得聯系,準備前往河南接回邱女士。
昨日上午,河源好人聯合會志愿者服務隊、河源市益剪志愿者服務隊聯合深圳愛心企業,給紫金縣藍塘鎮建聯村40 余位貧困群眾送去食用油、大米及慰問金,總價值近8 萬元。
日前,河源陽光義工服務隊、中心壹號教育城義工隊來到了龍川縣鶴市鎮,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慰問“孤寡老人”公益活動。
本報記者 鄒力 吳奕鎮 陳仕平 鄧宇珊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