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安全發展工作措施 提供良好公共安全環境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昨日,全市2018 年第一季度 突發事件隱患評估防范對 策會召開。會議要求,各地 區各部門要落實安全發展 工作措施,為河源打造粵港 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 實現率先振興目標提供良 好的公共安全環境。
會議總結了2017年第 四季度全市突發事件基本 情況,分析了2018 年第一 季度突發事件隱患和態勢, 部署了有關防范工作。據 悉,2017年第四季度,各級 各有關部門積極排查和消 除各類隱患,有效預防和減 少了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 采取科學有力措施處置突 發事件,最大程度減少了人 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公共安 全形勢持續穩定。在安全 生產方面,全市各類生產安 全事故42 起,直接經濟損 失48.87 萬元,同比有所 下降。
會議指出,春節、元宵 等重要節日是森林火災高 發時段,是植物病蟲害繁衍 傳播集中時期,也是野生動 植物疫源病源高發期。春 節前后,人流、物流、車流量 劇增,屬于事故多發階段, 且隨著春節期間旅游景點 人流量和返鄉人流增多,食 品藥品消費量增加,因食用 不潔事物引起的食品安全 事故或癔癥等風險增加。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 門要堅決貫徹落實十九大 精神,全力維護公共安全; 要全面落實會商成果,把突 發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確 保社會穩定;要全面加強應 急值守工作,確保24 小時 在崗值班、及時上報突發事 件信息;要全面落實風險隱 患防控措施,落實防控責 任,加強監測和預警,確保 不發生災害。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