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2017年全市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戶勞動力就業498人
助力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2017 年,我市市直、縣區、鄉鎮舉辦招聘會總場次共300 場,參加 招聘企業合計2314 家次,累計提供工作崗位256000 多個,累計進場 人數達158000 多人次,與企業達成招聘意向56930 多人。就業精準 扶貧登記人數累計861 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276 人。
就業局勢穩中向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3453 人,失業人員再就 業8421 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325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2.44%以內。
既能就業致富又能照顧家庭
清晨的東源縣上莞鎮李白村,跟以往一 樣在雞鳴聲中緩緩“醒來”。有所不同的是, 一向寂靜的村道上卻傳來了“刷刷”的響聲, 伴隨而來的是一道彎腰掃地的瘦小身影。 他就是李貽群,李白村兩名貧困戶保潔員中 的其中一名。
68 歲的李貽群是一家五口的支柱,40 多歲才結婚生子的他要供養兩個孩子上學, 還要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沉重的負擔 讓他喘不過氣。“我才讀到三年級,沒文化。 以前是在礦山干活,1995 年之后就回了老 家務農。”三四年前,兩個孩子相繼考上大 學,高昂的學費讓李貽群一籌莫展。
“我年紀大了,出去做事也沒人要,而且 家里的病人也要照顧,根本離不開。”李貽群 面臨的難題也是大多數“因病致貧”貧困戶 所面臨的難題。2016 年,深圳市大鵬新區 南澳辦事處的扶貧干部來到了村里,他們給 貧困學子補助了學費,李貽群的孩子得以維 持學業。但是,李貽群想著,自己還是要多 干點活,努力改變家里境況。
機會在2017 年到來了。這一年,為更 好地幫助貧困戶勞動力就業,我市出臺了 《關于做好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戶勞動力就 業工作的通知》,重點組織開發了一批鄉村 道路養護、園林維護、山林看護、治安巡邏、 環衛保潔等公共服務性崗位,給予優先安置 貧困戶勞動力就業。李貽群被安排了村里 環衛保潔的工作,這個崗位共有兩人。
一個月1500 塊錢的工資,再加上家里 養的雞鴨,種了一畝多田地,李貽群對脫貧 更有信心了。他說:“以前我們村里是沒有 人負責保潔的,現在有了這個政策,既可以 讓村里環境更干凈,也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份 工作,我感覺非常好。”
據市人社局數據,2017 年,全市公益性 崗位安置貧困戶勞動力就業498人。
就業扶貧 還需加強內生動力
為促進就業,我市每年舉辦“春風行 動”暨新時期就業精準扶貧系列招聘會、 企業用工與高校畢業生暑期招聘會、鄉 鎮巡回招聘會以及組團赴外省引才等一 系列招聘活動,每次活動前都安排專人 負責通知扶貧戶勞動力,讓扶貧干部組 織貧困戶前來登記就業。
源城區埔前鎮高圍村在2017 年 組織了近30 名有勞力貧困戶前往 “ 春風行動”市區招聘會找工作,有 10 人成功找到了工作;而2018 年,高 圍村組織的10 多名貧困戶中有5 人 找到了工作。就業率約為30% ,高圍 村駐村第一書記葉林波告訴記者,成 功率并不高。
“原因有很多吧。第一,企業大多數 是產業園區的,需離家工作,而部分貧困 戶離不開家;第二,貧困戶基本上都缺 乏知識和技能,他們當中,找得到工作 的都已經找了,找不到工作的也很難被 企業招錄。”除此之外,葉林波還告訴記 者,個別貧困戶也存在思想固執、觀念 落后、個人意識強等問題,存在懶惰作 風,“一份工作做了沒幾個月又不干了, 嫌工資低,嫌辛苦的,又來要求我們重 新給他找工作。”
葉林波認為,要想解決貧困戶就業 問題,還需加強內生動力。“最重要的是, 要采取措施讓貧困戶們轉變觀念,去除 ‘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奮斗拼搏。其 次,要開展更多的技能培訓,提高貧困戶 就業能力,讓想就業的人都能找到工 作。將企業引進農村,或者鼓勵村民創 業,提供更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本報記者 楊容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