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木棉生態園讓沉寂山村化身“網紅”旅游圣地
看大腹木棉,漫山紅遍 觀落英繽紛,璀璨斑斕
大腹木棉生態園讓沉寂山村化身“網紅”旅游圣地
9年前,東源縣船塘鎮黃沙村的村民曾美濃夫婦在村里種下了2000多株大腹木棉,原只作點綴之用,沒想去年入冬后,大腹木棉生態園迅速“走紅”,滿樹姹紫,落英繽紛。有路過的“驢友”隨手一拍,把靚照上傳到朋友圈,于是一個沉寂的小山村,突然游人如織,吸引了惠州、廣州、深圳、汕尾等城市的游人慕名前來,昔日安靜的小山村,一時成了“網紅”之地。
令人心醉的美景。
沉靜小山村化身“網紅”地
這片大腹木棉林位于黃沙村的高車壩,目前這里像是披上了粉色“霞衣”,遠在村子之外,木棉花匯成的花海便映入眼簾,一時迷倒眾生。27日9時多,記者走進木棉生態園,看到已經有不少外來車輛停在這里,道路兩旁大部分大腹木棉已開花,粉嫩粉嫩,嬌艷欲滴,尤為喜人。而花海里游客們在觀賞嬉笑,擺pose拍照,似乎欲與木棉花相媲美。
據這片大腹木棉生態園的園主介紹,目前黃沙村種植的大腹木棉2000多株,占地150畝,大腹木棉在每年秋冬交接之時開花,一般為11月至明年1月,花期長達3個月以上。在兩年之前,黃沙村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偏僻,還是一個不起眼的貧困村,鮮有訪客。但自去年大腹木棉開花后,就有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不少還是來自廣州、汕尾、惠州等城市,在高峰時,每天觀賞人數甚至在800人以上,一個沉寂的小山村霎時化身成船塘鎮旅游勝地。
讓生態園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大腹木棉生態園的走紅也直接帶動了當地村民的就業以及土特產的熱賣,黃沙村黨支部委員陳偉東介紹,賞花的游客多了,不僅讓村民實現了經濟增收,去年在村委的促成下,黃沙村已有19名貧困戶在大腹木棉生態園內就職,讓貧困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此外,黃沙村目前已被規劃入東源船塘農業生態旅游圈,下一步,黃沙村將圍繞大腹木棉生態園,利用高山茶油、油栗、百香果、特色水果、客家放養雞、魚塘、農家樂等本地資源,打造一個現代化的旅游鄉村,“具體就是以大腹木棉觀賞為主,在村子周邊規劃建設起河堤、稻田、特色林果等生態農業觀光路線,同時設立特色水果采摘、河堤垂釣體驗,稻田、百香果種植,QQ農場、自主餐飲生態飲食體驗等特色農事體驗游戲。”黃沙村黨支部副書記朱國強介紹道,最終目的就是將黃沙村的自然景觀和現代實景結合,打造成集文化坐標、板栗之鄉、紅色革命區、生態村貌、主題民宿、記憶鄉村為一體的高端個性休閑旅游區域,展現船塘鎮黃沙村美麗鄉村建設的現代化水平,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生態園帶動全鄉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將黃沙村打造成為鄉鎮名片。
本報記者劉世銘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