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鄉村振興實踐⑤|和平:黨建引領鄉村強壯穩美

河源市和平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注重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全力推動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持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融合,堅持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著力打造“干事有思路、管理有規矩、服務有真心、群眾有口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這是筆者從和平縣委縣政府得到的消息。

和平縣彭寨鎮二六村養牛扶貧項目,帶動10多戶貧困戶養殖了130多頭黃牛。 馮曉銘 攝
為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和平縣共選拔和培養后備村(社區)黨組織書記82人,后備婦女村委會主任49人,后備年輕干部107人。結合村級換屆、精準扶貧、宣傳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工作,深入組織開展基層黨員“巡回課堂”活動,培訓鎮村黨員干部8000多人次,使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宗旨意識更加牢靠。
和平縣彭寨鎮污水處理廠。 馮曉銘 攝
和平全面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升級改造村辦公場所53個,創建基層黨建示范點19個,完成村(社區)黨組織規范化建設245個。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巡查制度,細化量化檢查考核標準,經常開展黨建工作巡查,2017年對全縣245個村(社區)黨組織進行了兩次全覆蓋督查,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進一步強化黨建主體責任意識。

今年初和平縣紀委監委走訪基層,宣傳“共創廉潔”活動。 黃慧芳 攝
該縣堅持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治理核心組織,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政治引領和廣大黨員示范帶頭作用,推進民心在基層凝聚、矛盾在基層化解、問題在基層解決。經常開展“駐點直聯”,2017年全縣245個駐點團隊累計走訪農戶5萬多戶,定點接訪群眾1.5萬多人,解決具體問題1327個。投入專項資金2712萬元,辦理民生實事64件,化解矛盾糾紛70宗,推動19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實現轉化升級。

駐和平縣東水鎮新坪村的工作人員與村民駱成英親切交談。 吳煥逸 攝
該縣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抓黨建、幫增收、促發展的作用,采取建立“黨支部+合作社+扶貧產業”、“黨員+貧困戶”幫扶機制,創建“抓黨建強治理促脫貧示范村”,2017年度全縣共有1421戶貧困戶5283人實現穩定脫貧。
和平組織廣大黨員帶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參與新一輪綠化和平大行動,積極培育良好生態文化。2017年全縣共完成各類營造林 25.9萬畝,建成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16個、鎮級森林公園2個,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工作全面推進,村容村貌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行政村干部在公共服務站接訪群眾。 馮曉銘 攝
該縣還堅持以黨建轉作風促政風帶民風,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等活動,狠抓基層黨員干部作風建設,馳而不息糾正“四風”,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帶動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力維護社會公序良俗,不斷激發崇善向好的正能量,推動形成和諧文明、共建共享的社會文明新風尚。
【全媒體記者】蔣才虎
【通訊員】徐精華 程學勇
編輯 歐陽勝勇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