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織密火災防控網,提高群眾安全感
我市織密火災防控網,提高群眾安全感
連續21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
近年來,我市公安消防部門狠抓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切實加強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扎實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全市連續21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消防安全形勢實現平穩可控。
推動消防安全責任落實
為了全面壓實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市公安消防局提請市政府先后審議通過了《河源市出租屋消防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和《河源城市公共消防安全風險評估調研報告》,并將消防重點工作列入市政府重點工作督辦內容,為解決我市消防安全薄弱環節,維護公共消防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市公安消防局還聯合教育、民政、衛計、文廣新局等部門先后出臺了學校、社會福利機構、醫院、文物建筑等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規定,開展示范建設和標準化管理工作。目前,全市498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落實“戶籍化”管理和“六加一”措施,按要求完成消防設施檢測和維護保養,消防控制室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全面排查鐵腕整治火災隱患
去年,連平縣大湖鎮被省政府列為全省第九批火災隱患重點地區并進行掛牌督辦,我市高度重視,下大力度整治連平縣大湖鎮的火災隱患,最終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4月該火災隱患重點地區順利摘牌。在加強對省政府掛牌督辦的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的幫扶指導外,市公安消防局還提請市政府連續7年對全市火災隱患突出的重點地區或區域實施掛牌督辦,推動各縣區政府對轄區火災隱患突出區域實施掛牌督辦。
消防知識進軍訓。
同時,市公安消防局還先后扎實開展了夏季消防檢查、高層建筑、創建“消防安全社區”、電氣火災、高層建筑、“三小”場所、出租屋、電動自行車、“兩個專項”、“六類場所、十項必查”等專項整治。對全市已排查火災隱患實施大力開展“清零行動”,并深入排查不放心區域、不放心行業和場所,逐一列出隱患清單,明確監管責任,督促落實整改。對所有重點監管區域、行業和單位逐一見面約談、現場提醒。對無法整改的火災隱患,依法實施查封、關停、歇業等加強性措施,落實24小時人防技防措施、死看死守。
強力推進社會消防管理創新
在源城區上角社區的微型消防站里,記者看到消防服、消防水帶和防毒面具等一些基本消防裝備,如果轄區內發生火災情況,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滅火。據悉,微型消防站以“救早、滅小、3分鐘到場”為目的建立,有發現快、到場快、處置快的特點。
為進一步提升街道消防安全防控能力,近年來,市公安消防局推動全市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和社區建設微型消防站,截至目前共建設微型消防站1126個,推動落實聯勤聯訓,統一開展業務培訓、考核、發證和驗收,改善“小火亡人”的突出問題。持續抓好消防控制室等重點崗位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確保消控室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此外,為深化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市公安消防局依托縣(區)、鎮(街)、村(居)建立了15153個網格、發展了1.5萬余名網格管理員,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強化消防安全末端管控。同時,還加強與各級政府的溝通協調,積極組建政府專職消防隊伍,提升基層火災抗力。
本報記者 劉曦 通訊員 陳文娟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