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謀發展 砥礪奮進譜新篇 東源堅定不移興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東源縣精準對標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兩個河源”發展戰略部署,以爭當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排頭兵的主力軍為目標,立足縣情基礎,精心謀劃發展,全力推進“六個主題年”活動、生態建設環境保護14個專項行動和綜治維穩平安創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重點工作,各項重點工作實現完美收官。

東源園區擴能增效步伐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現,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陳仕平/攝
產業強則東源強;產業興則東源興。這一年,東源園區擴能增效步伐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現,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提質年”活動成效可圈可點。
著重招商引資厚植發展實力
“6月份活動,動工項目10個,項目總投資51.97億元,預計年產值16.5億元;投產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21億元,預計年產值14億元。9月份活動,動工項目12個,項目總投資83.2億元,預計年產值9.1億元。12月活動,動工項目10個,項目總投資45.07億元,預計年產值16.5億元;投產項目9個,項目總投資4.1億元,預計年產值4.5億元。”這是東源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記在心里的一組數字,記錄的是東源2018年的三次集中動工投產活動的“大收獲”。
這一年,東源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了一系列招商系列經貿活動,成功舉辦了2018年河源市投資年會東源大物流專題推介會、河源市產業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儀式東源分會場活動、河源市綜合類項目集中動工儀式東源分會場活動、鹽東共建現代物流園深圳招商推介會和河源市綜合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儀式東源分會場活動,成功引進了一批優質項目、推動了一批項目建設或竣工投產。據統計,全年共新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400多億元;新開工(在建)項目17個,完成投資13.6億元;新投產項目10個,完成投資21.5億元。
一個個項目落地、動工、投產,不但為東源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和源頭活水,更充分展示了東源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發展成效。
東源服務,造就東源速度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對于城市營商環境的好壞是最敏感的。保利高集團于2004年在東源設立力升樹燈(東源)有限公司,公司日益發展壯大,2018年12月,該集團把力升總部經濟項目設立在東源。據了解,力升總部經濟項目占地2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將建設機印車間、員工宿舍、員工食堂等配套設施。保利高集團主席鄭鐘偉直言,是東源日益完善的行政服務讓其決定把總部項目落戶東源。該企業將加快步伐,爭取2019年底完成第一期建設,早日投產。

去年11月14日,河職院附屬小學機器人創客班28位學生到東源廣工大現代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觀摩學習。
正是高效精準的“東源服務”造就了“東源速度”。“4個小時辦好營業執照、20多天完成土地交易。”對于東源的“首席服務員”制度,力郡科技(東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豐冬初實名點贊。據了解,力郡科技生產項目從動工到投產,用了一年多時間,“這與東源務實高效、高質精準的政務服務分不開。”他特別提到,東源的“首席服務員”制度極大減少了企業辦理業務的時間,讓企業與政府建立了無縫對接平臺,讓項目高效順利投產。據了解,力郡科技具備專業的設計開發團隊,具備多年生產控制、品質控制等生產技術經驗,已于2018年12月投產,預計力郡科技生產項目投產后年產值2億元,稅收800萬元。
除了優質的服務,園區的配套也是企業的關注點之一。東源工業園區二期規劃60萬平方米打造的智能制造聚集區,近兩年來成功引進銘鐳激光等23個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質量項目,其中大部分項目都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項目,目前有12個項目已經竣工投產,下來其他項目也即將陸續投產,全部項目建成投產后,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產業產值將達100億元,園區正步入由新興產業為主導和支撐的新發展階段。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東源的付出有目共睹。2018年,全市首創的首席服務員制度全面落實,實行縣領導掛鉤聯系重點項目和企業制度。此外,東源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轉變政府職能,啟動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工作,“數字政府”和中介服務超市建設有序推進,完成政務外網建設,啟用無紙化辦公系統,政務服務效能有效提升。
經濟發展提速增效
東源縣委七屆六次全會圍繞省委“1+1+9”、市委“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的戰略部署,對發展目標思路進一步豐富、完善,提出努力把東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產業轉移承接新平臺、展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窗口,生態健康生活首選地、體現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窗口和“兩個河源”建設主陣地、率先富民強縣示范區,努力爭當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排頭兵的主力軍。
有目標,更有行動。東源以開展“產業發展提質年”活動為抓手,以產業發展提質為主攻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招商選資為途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行工業、農業、旅游與現代服務業“四輪驅動“,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實現換道超車,走高質量高速度齊驅并重的新路。這一年,東源產業發展風生水起,成效日趨明顯,數據是這一切的最好注解:園區擴能增效步伐加快,工業園二期擴園完成征地約800畝,鹽東共建現代物流園完成征地約1800畝;盤活園區閑置土地210畝、低效廠房6.7萬平方米;完成工業園污水管網工程、東源大道二期擴園段、創業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產城融合步伐明顯加快。此外,東源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現,東源廣工大現代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建設運營成效顯著,成功打造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單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申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基地)2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20%。
產業發展的提質提速為東源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據東源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東源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4億元,同比(下同)增長6.4%。1-11月份,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3.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1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億元;稅收收入17.4億元;八項重點支出33.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8億元。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稅收收入增長20%,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完美收官。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特約記者 黃廷首 陳振敏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