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翼”出山門“入鄉”拓富路 我市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讓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
今年春節期間,一種“清寶雞”在源城區埔前鎮雙頭村持續走俏,村民喜歡養,銷路也好。這要得益于村里創業青年肖水安創辦的河源市清寶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村雙創電子商務創業園總經理劉偉雄近日告訴記者,將爭取讓“清寶雞”實現年產值達到200萬元,讓清寶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脫殼成雞”。電子商務在雙頭村的成功發展,是我市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
通過電商,龍川不少農產品走出“山門”,還“漲”了身價。
借“電商”出“山門”
作為廣東省首家村級電商產業,雙頭村雙創電子商務創業園自投入運營后,2017年凈利潤8.1萬元,2018年凈利潤22萬元,直接帶動貧困戶在園區就業創業4人,園區帶動76人就業,分紅覆蓋38戶非兜底貧困戶,2018年每戶均增收2900元。創業園2018年還先后開展新春交流會、電商運營食品講座、手機攝影技巧講座、周年活動、實用技術培訓、電子商務和創業技能培訓班、連平鷹嘴蜜桃助農銷售等。
近年來,我市立足整合全市電子商務企業和社會電商創業人士等資源,讓農產品銷售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河源的特色優質農產品“走出去”,打響生態農業品牌,打通產銷市場對接渠道,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目前,源城區埔前鎮還在雙頭村雙創電子商務創業園的基礎上先后建立了6個鄉村電商服務站,初步形成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農村電商體系,為貧困村脫貧找到了一條合適的新路子。
電子商務異軍突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6年,龍川縣啟動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2018年1月5日至7日,順利通過國家商務部驗收組專家考評。紫金縣、和平縣也成功入選2018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爭取到國家1500萬專項資金支持,目前兩縣已全面啟動了項目建設工作。
2018年9月20日,和平縣首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在陽明鎮揭牌成立,標志著該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工作全面鋪開。記者前日在陽明鎮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看到,生鮮、蔬果和各類山貨琳瑯滿目,這些農特產品原本由農戶個人銷售,渠道窄,價格和銷量均不太可觀。如今,憑借“政府搭臺、企業助推、物流支撐”的新模式,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特產品順利銷往珠三角等地。陽明鎮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負責人陳立國介紹說,服務站跟農戶直接訂立協議,收購農戶生產出的優質農產品,進行打包、推廣,通過快遞的方式直接送到每家每戶。
去年底,紫金成立了紫金縣電子商務協會。目前紫金縣正加快建設農村光纖網絡,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公司累計新建光網端口13321個,新建、改建升級4G基站671個,實現了全縣光網全覆蓋。同時當地大力開展農村電商招商推介活動,積極引進和培育電商扶貧平臺、本土電商平臺。目前,建立縣級電商孵化基地1個(現正在申請市級孵化基地),引進了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等農村電商扶貧平臺1家,建立菜鳥物流等鎮村物流倉儲中心1個,培育郵樂購、村長伯伯、鄉品城品、且珍壹佰等本土電商平臺10家,建設農村網點130個。
讓電商“強筋健骨”
鳥之能飛,在于雙翼。“村村通”光纖工程就是這一讓我市農產品飛往全國的“翅膀”,紫金縣提出,將全面提升和改善農村傳輸網絡能力,加快推進縣、鎮、村三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為推動農產品上行奠定堅實基礎,確保今年底前完成全縣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覆蓋率達到70%以上,54個省定貧困村覆蓋率100%。同時要以“政府+運營服務商+網絡平臺”為運營模式,通過挖掘、整合全縣的特色、優質農產品資源和供應體系,推動、扶持廣大農民合作社、農企、農戶“觸網”,實現在網銷售。此外,通過專業的電商運營,與淘寶、京東、郵政等平臺展開多樣性的合作,吸引廣大消費者進入各大平臺,為入駐平臺的商家店鋪帶來大量的免費流量,促進在線成交。
據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也是和平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工作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包括17個鎮級電商運營中心建設和涵蓋42個省定貧困村在內的152個村級電商服務點建設,接下來將全面鋪開。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