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產重建,交通先行 龍川縣交通運輸局為災區災后復產重建提供交通保障
“6·10”“6·12”災情發生后,龍川縣交通運輸局立即組織人員到受災點開展抗洪搶險救援工作,短時間內打通兩條通往受災嚴重的貝嶺鎮米貝村的“生命通道”,使得該村被困群眾得以安全轉移。災后數日來,該局又全員出動,成立多個小組深入到一線參與災后復產重建工作,力爭以最快速度搶通阻斷路段,打通災區生命通道,為救災、復產、重建家園和群眾恢復生產生活等提供交通保障。
龍川縣交通運輸局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災區開展災后復產工作。
連續奮戰打通“生命通道”
6月12日,龍川縣遭受強降雨襲擊,其中貝嶺鎮、細坳鎮、麻布崗鎮、上坪鎮受災最為嚴重,一些村道公路出現塌方、中斷等險情。面對嚴重災情,6月13日一大早,龍川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及龍川縣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長袁宏武等人立即趕往受災嚴重的貝嶺鎮開展救援。
“接到電話后,我立馬通知搶修隊員和機械設備趕往貝嶺。”袁宏武回憶,得知貝嶺鎮米貝村、雁化村道路全部中斷后,龍川縣交通運輸局對雁化村村道進行搶修,還組織人員深入到米貝村現場排查摸底,了解險情及道路中斷情況,同時轉移被困在村內的村民。
袁宏武告訴記者,由于米貝村進村道路上塌方和下塌方都很嚴重,他與救援隊伍只能從山的另一邊攀爬而入,在帶領村民轉移的過程中,撤離線路上的房屋因泥石流災害導致倒塌,為了安全起見,袁宏武與救援部隊官兵讓群眾往回撤,將群眾暫時安置在相對安全的位置。
面對如此災情,龍川縣交通運輸局搶險突擊隊與前線救災指揮部匯報后,決定搶挖一條臨時便道,并馬上組織施工隊伍進行施工。此時,與群眾一起的袁宏武一邊安撫群眾情緒,一邊通知和合理安排指揮挖掘機施工。經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當天下午1點多,進入米貝村的一條600多米的臨時便道終于打通。通過這條便道,該村40多名群眾被安全轉移。
而后,龍川縣交通運輸局搶險隊伍通過查看隨身攜帶的GPS地圖,尋求打通另外通往米貝村的道路,增加救援路線。征得同意后,他們立即踩著泥巴趕赴現場勘查線路,預測工程量及施工難度,同時組織施工隊伍進行搶修復工作。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在當晚6點左右,通往米貝村村委會的另外一條道路搶通完成。至此,進入米貝村道全長3公里多的兩條“生命線”搶修工作全部完成,救援隊伍通過這兩條修復的道路進村繼續展開救援,為當天成功轉移該村其余被困群眾奠定了基礎。真可謂是生命通道!
馬不停蹄轉入排險重建
救援工作結束后,龍川縣又馬不停蹄地轉入災后復產、重建家園階段。為了保障災后復產工作順利開展,龍川縣交通運輸局還成立災后復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前線抗洪救災工作組、道路運輸管理和橋梁檢測組、災情預測預警和全縣災情統計組、路橋基礎建設指導和材料報送組、宣傳報道組、后勤保障組合執法值班值守和執法警戒組等7個小組,組織做好農村公路排險除險、搶通運行等工作,指導各鄉鎮開展救災復產和交通公路重建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災情發生后,該局的前線抗洪救災工作組分4組人馬,奔赴受災嚴重的細坳鎮、上坪鎮、貝嶺鎮及麻布崗鎮,多日駐扎在災區一線,和受災的鎮村干部一起加班加點開展排險及道路搶修工作,并對水毀的道路橋梁、路基進行普查統計。對于毀壞的交通基礎設施,龍川縣交通運輸局還邀請設計單位團隊編制修復設計方案,積極籌集資金對重點路段動工修復。
此外,該局還多次組織黨員干部、一線員工深入災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與災區群眾一同重建家園。
全力以赴保障道路暢通
近日,記者在龍川縣細坳鎮Y721線板昌至大河段采訪時見到,河段的機械正在加緊施工當中。據了解,洪災導致該路段部分道路沿河路基掏空,損毀嚴重。為保障通行安全,龍川縣交通運輸局調集了施工機械及工程技術人員,緊急作業,通過清理路面及河道障礙,順河道設置路肩墻等方式,對下塌的道路進行排險除險加固。
據了解,截至7月8日,該局已組織約3600人次投入災后復產,協調各方力量共投入約1800萬元的資金用于道路清淤及交通基礎設施恢復,目前已清淤6600多處近96萬立方米,共修復農村公路損壞1999處,修復損壞橋梁50座。
本報記者 吳奕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