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移動開通我市首個5G基站
河源移動開通我市首個5G基站
力爭在2020年實現市區及縣城主城區的網絡覆蓋
15日,河源移動開通我市首個5G基站,實現了市委市政府大院及周邊區域的5G網絡覆蓋。現場測試結果顯示,在100MHz頻寬下,5G單用戶峰值穩定在1.8Gbps。這標志著我市已具備端到端的5G網絡部署能力,正式邁入5G時代。
據了解,這是繼粵港澳大灣區開通5G基站之后,中國移動在粵東北開通的第一個5G基站。該基站采用的是3GPPR15標準規則,適宜5G大規模商用,對我市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政府,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強大助推力。
移動先試先行,搶灘5G時代話語權
記者從移動公司了解到,目前河源移動正在快馬加鞭推進5G網絡建設,今年投入1.5億專項資金用于5G網絡建設,2020年還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開展大規模的5G網絡建設,按照先覆蓋核心區域,后實現城區、縣區全覆蓋,并逐步延伸到鄉鎮農村的規劃原則,著力構建多場景、多維度、智能化的5G立體網絡,力爭在2020年實現市區及縣城主城區的網絡覆蓋。
河源移動負責人帶領建設團隊快馬加鞭推進5G 網絡建設。
據悉,中國移動是廣東省最早開始5G測試的運營商,于2017年6月在廣州大學城建設開通了首個5G測試基站,2018年3月成功打通了基于3GPPR15標準的firstcall。
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宣布將在政府指導下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5G試驗網,并公布了2018年5G規模實驗計劃。廣東是唯一全部開展5G技術試驗、規模試驗和應用示范的省份。目前,廣東移動在廣州有珠江新城、廣州大學城等4個試驗區,還與深圳市坪山區政府簽訂了5G應用試點合作協議。
河源首個5G基站。
未來,河源移動將全面承接廣東移動5G建設及應用的先進經驗,積極布局河源5G產業發展,聚合省內外5G產業合作伙伴,推進河源5G應用與發展,促進各類產業鏈延伸,尤其要緊密結合燈塔盆地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江東新區及高新區等創新發展高地,推廣智能農業、智能園區、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的5G應用,讓5G成為河源產業轉型升級的點金之手,共譜“政企聯動、合作共贏”的新篇章,為我市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貢獻力量。
5G改變社會,全新智能時代到來
2019年是5G元年,隨著5G的腳步越來越近,許多市民心中都有疑惑:5G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它將帶我們走向何方?
網速飛快,是大部分人對5G的第一印象。在河源移動5G基站外場,記者現場下載一部1.9G電影,全程只用了不到5秒的時間。“5G網絡環境下,手機等移動端的上網速率一般可達4G網絡的10倍,峰值速率甚至可達百倍以上。”河源移動相關人員介紹。
然而5G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如果說4G改變了生活,那么5G則將改變社會。”憑借“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廣聯接”三大特征,5G將改變甚至產生多個相關的產業鏈,對人類的社交方式、通訊方式和生活娛樂產生巨大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它將加速社會數字化變革,這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比如,5G的理論延時是1毫秒,基本達到準實時水平。以無人駕駛車為例,在十幾公里外控制中心下達一個指令,無人車幾乎可以實時接收,進而執行操作。這就為無人車、無人機等無人控制設備研發和遠程急救醫療等行業發展突破了現有技術的瓶頸,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口。
“4G主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5G主要解決的是物與物以及人與物之間的溝通。”據河源移動介紹,5G可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5G外場實測速率達1.8Gbps,傳輸時延低至毫秒級,每平方公里的連接數可達上百萬個。當物與物之間能夠自主“溝通”時,我們正在大力探索的物聯網、車聯網、智能物流、遠程醫療、現代農業等重大項目,其智能化水平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引導更多產業向著數字化方向發展。
在未來5G時代,機器無時無刻不在運作,傳感器無時無刻不在傳遞信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對話”將是每時每刻的,很多事情機器將會自主去完成,不再需要人類的指揮與操作。“人類將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價值更高的事情。”
本報記者 吳奕鎮 通訊員 黃曉丹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