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老師王志鴻將青春奉獻給三尺講臺 敬業用行動詮釋敬業與奉獻
昨日,開學第二周的周一,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高一級語文老師王志鴻像往常一樣,6:55就到達學校,直到晚自習后23:00才下班。“自從獲得‘河源好人’稱號,我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了。”王志鴻說。據悉,王志鴻是2016年度第二批敬業奉獻“河源好人”,他兢兢業業,用心關愛每一名學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三尺講臺。
百度搜索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王志鴻,王老師一堂《快速把握古典詩詞的情感》的視頻課在列,課堂上的他深入淺出,風趣詼諧,學生反響熱烈。敬業,從做好自己的工作開始,從上好每一節課開始。王志鴻2010年畢業,如愿成為一名老師,他在教學上不斷開拓創新,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他將教材讀懂研透,潛心研究最新的高考命題方式及新課程標準,翻閱大量資料,認真、用心備好每一節課,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結合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上的付出換來累累碩果,他所帶的班,學風濃厚,各項工作均在學校名列前茅,并多次被學校評為“文明班”;他本人也在2013年9月被市教育局評為“市直教育系統優秀班主任”,2015年9月被市教育局評為“河源市優秀班主任”。在2015年高考中,他所帶的班本科上線率達88.5%,居全校第一。
“自從參加工作,我就是班主任。”擔任班主任的王志鴻經常通過家訪、與學生談心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他都讓學生們感受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關愛。2014年,他還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錢來資助一名學生,讓這位計劃輟學的學生重回課堂,最終這位學生的成績穩步提升,考上了本科A類院校。如今,該學生已參加工作,跟王志鴻成為了朋友。
除了教學上的嚴抓嚴管,王志鴻一直秉承著“教育是愛的奉獻,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理念,他從不以成績高低區別對待學生,非常注重培優補差,對于后進生,他總是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讓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小袁是一名藝考復讀生,語文基礎較差。王志鴻得知這一情況后,不僅為他量身定制了學習計劃,每天還專門抽出半個小時給他“開小灶”,幫他補習語文。經過一年的努力,小袁語文成績突飛猛進,后來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
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王志鴻認為,敬業就是做一件事,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心無旁騖。王志鴻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他的敬業和奉獻在田家炳實驗中學早有流傳,自從獲評“河源好人”后,學校在宣傳欄和師德師風教育課宣傳他的事跡,全校師生都以他為榜樣。“大家的眼光讓我有壓力,更有動力”,王志鴻表示,他將一如既往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讓更多的學生實現夢想,更享受工作帶來的幸福感、滿足感。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